新经济环境下的制胜之道:
聚焦机遇、创造价值
《城市经济导报》(2010-12-18)记者 殷高峰 实习生 周吉燕 张静
随着《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等西部新规划战略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西部企业将看到一个“发展和突破的黄金20年”。
在这些国家战略中,中国企业如何抓住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充满挑战的中国市场中领导企业脱颖而出?面对全球不确定和复杂性的经济环境,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竞争激烈,信息万变的中国商业环境,怎样确保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12月10日举行的2010财智精英论坛西安峰会以“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机遇与价值创造”为主题,对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现有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绩效管理很关键
风险调节下企业应实施绩效管理,而且重要是要做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盈利是每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SAP首席顾问、应用数学博士鲁百年开言非常直接,“实施绩效管理是企业内部提升的关键。利用企业绩效管理实现计划与执行的战略衔接,监控财务运营目标与实际的差异分析,驱动企业绩效提升。”
什么是企业的绩效管理?
“很多人把企业的绩效管理认为是每一个季度、每一个月CPI的指标评估,企业的绩效评估不是绩效管理而是绩效考评,考评和管理是有区别的。就像男的和女的都颠一个大肚子,从外形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质性的结果却不一样,女的能生小孩,男的却可能会得脂肪肝,虽然过程一样结果却完全两样,企业的绩效管理就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结果。”鲁百年说。
在他看来,企业绩效管理就像过去打仗时用的矛和盾,矛是用来攻击、杀人作战用的,盾是用来防御保护自己的,只有矛和盾相互使用、达到平衡,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事实上,很多的企业往往把绩效放在第一位,忘掉了风险调节之下的盾,这就是风险调节之下的企业绩效管理出现问题。
而任何企业的老板、财务总监(CFO)必须要由原来最基本的财务交易、财务会计上升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再到企业关键的战略决策者,做好风险监控,所有这些都是财务总监的职责,财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不仅要把握好交易性,更要做好战略决策者。
鲁百年认为企业里CFO的角色非常重要,“企业的CFO一定要做好绩效管理和管控。”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企业最害怕的是压货,到底是先生产还是先销售,是推的模式还是拉的模式,怎样投资会更好,怎样整合,这些必须要求集团要在合情合理的管理下把绩效提起来,在风险调控下实施绩效管理,以此驱动企业绩效提升。
创新与守业
人工成本上涨,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在做好本身内部管理的同时,创新也是一条必然之路。
“如果还用过去的模式做,企业必然就会死掉。”这一理念,目前已经得到很多企业的共识。但是如何进行创新呢?本控电子董事长杜立刚认为:一要技术创新、二要通过品牌差异化构建营销体系、三要形成一个快速繁荣机制。
中国现在处于通货膨胀一个波动期,什么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整个经济面临着通胀压力,对于企业来讲,成本在上升,压力比较大,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现在的确遇到一个门槛,门槛在提高,压力就比较大。对于很多企业要考虑新的项目创业或者是新的机会选择。
而在创新的同时,守住主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做多元化或者是要开发很多新业务时企业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主业。大多数企业,尤其地方性企业都有一个很强的特点,就是多元化。但是多元化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主旨或者是自己的核心业务,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做边沿业务的扩展,但如果规模太大也是很难扩展的。”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文庆说。
中国的很多企业很大,但是不强,不强的原因就是竞争力偏弱。很多中国的企业,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如果再去新开拓一个战场,这个战线一长,兵力相对明显不足。那对企业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做多元化,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最后影响就比较大。企业一定要能够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主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