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社会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几乎什么商品都在涨价。中央政府为了稳定物价,防止物价迅速上涨,开出了涉及16个方面的抑制物价上涨的“药方”,主要措施为加大农产品供应和降低流通成本。中央政府要求稳定物价要从保障农产品供应、降低流通成本以及价格监督方面入手,并重申“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发改委三天发了4个文件要求地方落实稳定物价的措施。
下面是官方通报的本次通胀的具体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目前物价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的: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而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愿种地,农产品成本提高,再加上天气因素。除了成本推动,李稻葵认为目前通胀压力的次要原因是资金流动性充足(有较多的货币投放量)。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认为中国货币过多,过多的货币加大通胀压力,催生资产泡沫。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分析,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除了资金流动性较大,还受到了国际因素和传导机制的影响。国际因素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干旱致使粮食产量下降,而主要产糖国巴基斯坦出现洪灾。
本人认为本次通胀的成因无论是“成本推动论”,还是“国际因素传导论”,均不是核心因素。主要因素就是货币投放量过大、资金流动性充足引起的。08年为了应付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暴,中央政府发放4万亿的投资资金,用来增加内需,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一剂猛药,效果非常好,不仅拯救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也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现在的通胀很大程度上是这个4万亿引起的一个副作用,所以我认为这次通货膨胀就是这4万亿的救市基金投入的后期显现和国际热钱的大量输入所引起的。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的表现现象一般是货币的滥发导致流通量过剩,以及生活必须品和与生活相关的工业品严重短缺引起的。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生活品和工业品短缺吗?你不信到市场上看看,各大超市、卖场、商场里面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物品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快餐面、饮料、滋补营养品的品种数都数不过来。各种服装、服饰更是眼花缭乱,到处都有跳楼价、放血价的商品在吆喝。农贸市场的鸡、鸭、鱼、肉想买多少就有多少。蔬菜也不少,品种多不算,每个摊位上都堆得像个小山似的。但有一条就是都涨价了,而且还在涨,你总不能说有人囤积青菜和西红柿吧。想当初苏联变成俄罗斯的时候,发生了灾难性的通货膨胀,俄罗斯国家内的商场里只剩下货架了,根本没商品可卖,菜市场里没有卖菜的人,只有买菜的人,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我们再来看看地方政府是怎么讲政治响应中央政府稳定物价的号召的,南京市菜篮子办公室宣布:南京市商务局将率先一次性拿出50万元,发到各直销摊点的农民手中,目的是为了减轻卖菜农民的负担,尽快把菜价降下来。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小,明白人一算挺有意思的,不要说把这个钱补给卖菜的,就算补给买菜的才能使菜价平均下降1分多钱,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全是瞎折腾。另外各地方政府都在出台政策,要求农贸市场无论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都要下降摊位费,还要减免税收。同时在在流通领域也出台政策,要求给予绿色通道,不要收取运载瓜果蔬菜的汽车的过桥过路费。这些有意义吗?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馊主意。就像一个小孩发高烧,只采用物理降温手段一样。菜市场无论是民营还是国营均要回收成本和一些维养费用,还要养活管理人员,这个费用不要政府补贴吗?免收过桥过路费话,原来投资单位在建设和运行合同中有吗?免了政府给不给补贴?不给的话就是政府舞弄权利大棒干违法的事(合同法)。就算补了,政府的钱不就少了吗?我们的民生工程、政绩工程又怎么完成呢?可不要出现烂尾楼和烂尾路呀。
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包括农贸产品这一块,可能是市场经济发育最好的一个领域,既然我们在倡导市场经济就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则。前两年我们都经历过,猪肉价格的高低是一阵一阵的,一般是这样:猪肉价格低,农民就不要愿意养猪,过几个月猪肉价格就高;猪肉价格一高,养猪的人就多,过几个月,猪肉价格就低。这是完完全全的市场经济的表现。根据央视报道,我国有些地区蔬菜上涨的厉害,有些地区菜农让菜烂在田里,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让我想起来了我们中学时期学习政治经济学,垂死的资本主义国家把牛奶倒入大海里。
物价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钱补给市民,制定一个规则,收入高的补少点,收入低的困难家庭多补点,就怎么简单。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这次通货膨胀,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把社会发展的障碍变成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能不能通过这次规模较大的通货膨胀解决我们下列的社会问题呢?
一、通过这次通货膨胀,调整一下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使社会财富分配的更加合理。逐步形成“橄榄型”的社会财富结构,而我国目前还处于“哑铃型”结构。我们现在城市里一个开小饭馆的小老板都能发大财,不是他的经营水平高,而是财税不合理、劳动力太低廉造成的。我们的公务员和垄断行业的从业人员工资太高,这时全社会的共识。我所在的城市公务员中的普通职员有的年薪十几万,垄断行业的普通职工有超过二十万的,而在所谓大酒店打工的服务员年薪才一万多,我们的凌晨4点钟就要起床干活的城市美容师们,有些人的年薪还不到一万元。这个合理吗?和谐吗?
二、通过这次通货膨胀,政府建立健全好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社会保障更加公平合理,使人民生活的更加无忧。这样才能真正的拉动内需,否则的话,大家有了钱只敢买房保值。所以国家要通过这个契机彻底解决上学费用太高、医疗费用太高、养老金太低的状况。有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得到转型发展,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民众才能实现有尊严的活着,否则我们还是处在“人为财死,鸟为食忘”的低级阶段。
三、通过这次通货膨胀,适度提高生活成本,从真正意义上创建低碳的、节约型社会。我们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太大,较为富有的群体在生活中浪费惊人。我们在大城市中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建筑要搞节能保温,但是许多人家一边开着空调一边开着窗子,一边开着水龙头一边刷牙。手绢和抹布不用了,全是纸巾。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太多,每家每天都有几大袋的垃圾扔出去。在酒店吃饭的家庭很多,这也得益于酒店的员工工资太低,中国人好面子,点了一桌子饭菜,上了桌才知道有人怕胖、有人已经“三高”了,最后是吃了一半、浪费了一半。
我要提醒的是,我们许多“砖家”、以及见过所谓“世面”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美国人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这个意思是我们要跟他们学,赶超他们。我们不能跟美国比,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思维,美国现在是靠高科技和强大的经济、强大的军事来支撑的,他们生活的很浪费也很腐朽,一个美国消耗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资源,我们是他的5倍人口,我们能吗?美国目前只能有一个,他们也不容许有第二个,他们的总统只要在一张A4纸上,用26个字母组合成一篇小文章,叫实行“货币的量化宽松”,我们一年的GDP就有百分之不少进入他们的口袋了,这就叫美国式的低碳经济!
四、通过这次通货膨胀,促进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避免企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使企业主动加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节能减排的行列中去,这样才使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水、电、能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淘汰一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企业向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使得企业向服务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进一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