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开炮”能否打破区域震荡格局
在市场一片看涨的预期中,周一行情前市出现突如其来的单边大跌,且跌幅达到百点之剧。市场舆论和大众看法是“朝韩开炮”的原因,其实,这仅仅是行情的借题发挥而已,因为行情本身就要调整。我们之前曾经反复分析提示,从市场面角度看,2940点以上囤积了史上最大的天量,在流动性形势已经确定收缩的态势下,行情还不具备再突破的能量。再从政策面看,后期的宏调政策市明确收紧的,目前行情的政策性因素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再从基本面角度看,明年的通胀压力将会更强劲,经济与企业的利润增速也开始进入收敛期,行情还不具有再次走牛的基本面基础。因此,2900点之上的行情本身上行无力,并正在欲图回调,“朝韩开炮”就成为了行情回调的一个引线。
即使从事件因素看,“朝韩开炮”对行情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如周一另外两则市场传闻:一是,证监会窗口指导今年送股最多10送10;二是,权威人士表示明年IPO新政剑指存量发行,且不再圈定询价范围。前者使“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小盘股行情失去了继续高飞的“翅膀”;后者使周期性行业股,尤其是国有股权占比较大的股票受到潜在压力。因此,周一行情下跌过程中是小盘新兴产业股与周期性行业股皆跌的格局。当然,我们继续要强调的是,这两者因素还不是行情走向疲软的最大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紧缩性调控远远没到位,行情本身涨不动,一有风吹草动就自然容易“得风寒”。短、中期的因素都不利于行情上行,行情自然再度回归疲软。
朝韩危机以后将成为一个常态事件,后续的影响将慢慢减弱。真正影响行情的还是A股自身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不过,周一行情行情“一眨眼”从2900点跌落到了2800点,下档2750具有重要的支撑,因此,周一后市在投资者明白“朝韩开炮”其实是行情下跌的一个借口之后,都不愿意再“当炮灰”,回补盘的作用使行情寻求反弹。同时,我们上周曾分析预期,由于12月份CPI因为去年基数翘尾的原因会有所回落,明年1月份再次走高的CPI数据,以及年初的信贷数据要到2月中旬春节假期后才能公布。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紧缩性调控举措仍然“看数据说话”被延迟到春节之后,则行情有望在元旦后随市场资金面的松懈也会形成一轮“小盘股冲刺、周期股补涨”的脉冲行情,从而在行情的整体架构上形成是2319点以来的“末段涨升波”,目前这种行情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市场预期的形成也会制约行情的继续下跌,因此,行情仍是区域震荡中伺机待突围的格局,年末之前的个股行情仍是强弱分化的局面。机会仍是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非金融低估值,且业绩显著增长蓝筹股年终补涨的潜力;二是小盘含权股强中恒强的风险收益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