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与未来:呼唤所有人参与到价值中国网!


  一

  思想家的共性是:矛盾。因为他们习惯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甚至是对立面。我不敢自诩为思想家,但我总是很矛盾。我对价值中国满怀信心,但也有时候,我希望价值中国能够立足现有成就大展宏图,因为其现状与我理想中的差距,还很大很大。

  二

  反开放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单是一个户口,就限定了人口流动,使得人口流动的空间开放性趋于最小。在开放性紧缩的年代,无数人的命运被决定着、摆布着,却无力反抗。知识分子在本质上就是反计划经济体制的。

  不具开放性的任何社会体制,都不能长久。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创造,也是被后世所谓知识分子曲解、诬蔑的最为恶劣的古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考试制度是统治集团人为获得其开放性的唯一途径。在当今中国,各种考试,包括所谓的公务员考试,并不能带给精英集团以开放性。这也正是为什么古代中国有伟大的考试制度,却仍旧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缘故。制度总是需要人去推行,制度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人活着,制度死了。

  官僚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反开放性的社会体制,因而它们都是乌托邦。何谓反开放性?对于其他人的开放性,对于对立面的开放性,对于未来的开放性。官僚体制的恶果是,一个对立于大多数人的官僚集团的诞生。资本主义体制的恶果是,一个对立于大多数人的富商集团的诞生。罪恶,在世间绝不可能长久。只有天长地久,而人,是短暂的。

  三

  在互联网群雄逐鹿的时代,此网站与彼网站的用户之间无法彼此交流,网站与网站之间形成一堵堵令彼此隔离、封闭的墙,网络的开放性与网站的封闭性并存,形成尖锐的矛盾。

  网络的开放性与网站的封闭性并存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的自杀性行为,有很多种,其本质就是反开放性。瀛海威就是失败者的典型案例。1996年9月至1997年10月,瀛海威自我创造发展瓶颈,网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是:想通过瀛海威上网,嘿,可没那么便宜,必须使用瀛海威研发的专有程序。

  实名制与价值中国的非开放性,在暂时性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二者存在一个前因后果的关系。实名制会让那些愿意在实名制下进行网络生存的人们孤立、封闭起来,与大多数不愿意在实名制下进行网络生存的人们隔离开来,令他们沦为一个不为人所关注的角落里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自弹自唱自我欣赏的一个孤独的群体。

  为什么不让游客获得评论的权利和搜索的权利呢?这于价值中国,又何必要? 游客不但应该获得评论的权利和搜索的权利,还应该获得与其他已注册用户通过提问等方式直接沟通的权利。

  实名制是不是我们的乌托邦? 不是。但我们需要打破实名制的框框来成就实名制。

  四

  林永青说: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取消了知识垄断。而知识是一切目标开始的地方。换句话说: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其开放性,诸如开放教育资源,同样是互联网所作出的贡献。当谷歌推出其庞大图书数据库,意图搜罗存储有史以来出版过的所有图书的时候,它将成为知识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曾国藩说:"盖成大事,惟以得人才为第一要义。制胜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何以留住人才?一个自弹自唱的群体,迟早是要散的。有观众,有需求方,然后才要有表演者、献技者,然后才有所谓市场。表演者不可能相互充当看客,献技者不可能只是相互献技。

  播种吝啬者,收获亦贫乏;播种慷慨者,收获亦丰厚。(詹姆士一世钦定《圣经》)—一他从阔绰中摘取阔绰,剩下的还是阔绰。(《奥义书》)

  世界上不乏播种吝啬却收获丰厚的大企业,但它们的作为却不能持久,甚至不能公开。 其实当我们播种的时候,我们并非在向世界索取。我们所收获的,是我们所贡献于世界的。

  五

  表面上看来, 微博本身没有很大的价值,其商业价值在于:同是门户,如果别人在做这个并做的很好,你不做,竞争上你就处于劣势。搜狐再怎么赶超也是没有意义的,但不去竞争,却将更为糟糕。但事实上,微博客的开放性在于其草根性,草根性在于其进入门槛低。就发主贴而言,微博客的进入门槛显然比论坛要低多了。而微博客的开放性也并不证明其本质上的低俗。微博式的写作方式自古有之。采用微博式的写作方式的名著很多,诸如古人笔记、明清小品、尼采著作,甚至乎《论语》,俯拾皆是微博式的写作方式。

  可预言的是:微博客的未来,就是实名制。实名制微博客是微博客的必然发展之路。

  想想看,如果新浪微博客,在一开始就推出实名制微博客,它还能积聚数千万的用户吗?

  价值中国,为什么不敢有梦想?未来的互联网是由用户粘性所决定的。就用户黏性而言,谁与争锋?为什么一直以来,做了微博,却不敢以微博的面目示人?政治风险是价值中国首要考虑的问题。价值中国的审慎本身就表明其远大谋略。

  在审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在未来,新用户的数量还将大量增长。新用户数量的大量增长无疑将大量稀释掉老用户的股份,但对于那些真正理解和支持价值中国的用户来说,价值中国网络影响力的增长所带来的喜悦远远的大于自我损失。

  我们都是企业家,在共同创造着价值中国这样一个互联网企业。

  在它迅猛成长与想象它迅猛成长的同时,内心不可能没有激动和喜悦。

——更多的本人所写的相关价值中国的研究和评论文章,请参阅:

开放性与未来:呼唤所有人参与到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65203.aspx

价值中国网的现状与未来http://www.chinavalue.net/Blog/501276.aspx

价值中国倡议:更理性!更专业!更热情!http://www.chinavalue.net/Blog/450588.aspx

价值中国面临的变革:web2.0的自由化与半自由化http://www.chinavalue.net/Blog/442946.aspx

关于价值中国股权共享模式的价值探讨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48498.aspx

股权分享模式与价值中国网蓬勃发展的两个临界点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08259.aspx

价值中国应当删除所有从其他地方简单复制和抄袭过来的百科词条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07682.aspx

从个人经验谈人人注册价值中国的必要性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04742.aspx

价值中国实名制与正在到来的网络社会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04352.aspx

价值中国的七大价值http://www.chinavalue.net/Blog/203280.aspx

与林永青先生共商面临猎鹿博弈的价值中国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4/9/169460.html

 价值中国网,何时上市?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46188.aspx

“互联网专条”与价值中国网腾飞新机遇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31845.aspx

价值中国:未来的互联网霸主和超级商业帝国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71630.aspx

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变革与价值中国新机遇http://www.chinavalue.net/Blog/6839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