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资产吗?一般来说,投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以财务报表当作评估的基础。然而我们却发现,投资人在投资项目时,他们乐意支付比账面价值还高的价格来购买某公司的股权。为何公司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间会有差距的产生,这差距是不是代表有什么样的隐藏价值呢?回答是肯定的,隐藏的价值那就是智慧创造的那部分!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报表无法衡量企业的真正投资价值。再说一遍:孙正义当初投资马云,并不是依照西方财务报表来判断ALIBABA! 这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简直是痴人说梦!孙正义当初投资马云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大概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勇气!也可能是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如今,从理论到实践均认可“智慧”的可抵押性。而创投是最旗帜鲜明的,最彻底地承认智慧的价值。我们先不争论商业银行先进还是创投先进。但创投有勇气帮忙有智慧的人成就事业,通过承担此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分享企业未来的高成长性和高增值性。从这点来看,创投之与银行无疑不是一种矫正与补充。这个量越是增大,矫正的速度就越快。每当我们一提到金融,习惯性的就会想到银行。我告诉你,商业银行制度的基础是融通资金,并从中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之差,其特点是低风险、高流动和稳定收益,其对象主要是有健康现金流的成熟企业。但传统金融制度安排与新兴产业创业企业资产结构、发展模式并不匹配。为什么要矫正?那种不信任小企业,错误判定多数公民的信用能力和意愿,由它误导的正规金融市场制度机制选择,必然制度性剥夺他们公平享有的权利,从而人为地剥夺了他们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仅仅以赚钱为目标的投资公司与以人为本(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是相抵触的,理所当然地应当予以矫正!
说实话,现在的许多资本都沾满了肮脏的血。多成了没有理想的资本。那些没有理想的资本,只能够体现出暂时的工具价值。而去年有件事情我很感动。我怎么也没想到曹德旺先生讲起创投基金还这么专业。以前总认为民企老板对创投的运作不怎么懂,不理解。但看到曹先生发言,让我重新认识了民企老板。曹公义举说明他是一名具有公益情怀的投资人!谁说资本是冷血的?中国的不是!富人不应该投资创业市场吗?让税收去投?让财政去投?那些用在国安、国防和基础建设上都不够用。盘活民资可化解中国最大民生、民力的难题和再分配难题、两极化难题。就是投资失败了怎样?不可以吗?被招聘来的创业者也劳动了、也努力了、创业过程中也分配了劳务费。不成吗?所以政府要支持。出资担保民间出资的本金安全,可以一比一搭配出资。如果亏,政府部分的余额补民间部分的亏损。这才务实!政府要让那些不舍得拿钱的富人们,找到一个心甘情愿买安定的理由。贫富悬殊这么厉害。需要我们给贫者新的机会平台。富者则需要我们给予认可的理由!
是的,他们需要一个理由。我们要寻求一种机制和管道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据2010年美林财富报告调查指出,亚太区富人数目由2008年的240万大幅攀升至300万人,中国47.7万人,增长率高达30%以上,富人数目的增加透露了中国财富管理服务的强劲需求,再加上中国的富裕人士有很高比例将资产放在房地产上,财富过度集中特定资产也代表理财的机会浮现,2010年麦肯锡顾问公司预估亚洲银行仍有七成以上的客户尚待服务,可见财富管理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今,对于创业者而言,现在绝对是“通缩”。他们有需要资金的需求。而现在银行和投资者都出于资金安全性考虑,对创新产品投资极为谨慎并观望避之。因此,政府要实施各种“诱导机制”,将房地产行业里的钱逐步疏导出来,尽快给民资建立这么一个投资管道。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社会阶层利益的均衡,高效的、市场化的经济激励机制!要在政策和落实上进行确保。
而现阶段,我国的创投家倾向于减少交易所发生的费用,更注重短期收益,而不是通过对投资标的的形成、运作和收获过程增加价值,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导致了我国创业投资当前的繁荣,但是创投角色的迷失淡化了传统创业投资的作用并向我国创业投资的未来发出了重要信号!实际上中国的通胀不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而是由投机造成的“过热”,什么是泡沫,不正当的溢价就是泡沫。要退热不在于“紧缩”,而在于改变发展策略。通过宏观调控,提高创业投资的比重,改善创业经营环境,并不给投机及国际热钱以可趁之机。现在来看,加不加息都不太重要了。央行增加储备金,收回来的钱打算冻结在资产负债表上吗?能找个主体把收上来的钱用于改善基层创业环境可以吗?让创投引导基层民资(没有收上来的钱)走上实体新产业的正途呢?让新兴产业成为央行的一个“大池子”。把多余的钱都“存”进来吧。如果创业投资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上不去,任何抑通胀、调结构、扩内需的方法都是不能从根子上解决的。财金改革只有方案是否正确之分,没有渐进式与跨越式之别。沿着错误的道路继续前进,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如今,一个抑制通胀的最好对策摆在决策层面前,还迟疑什么呢?
在过去,我们总是把创业投资和“市场经济”联系的很紧密;可是我们忘记了市场经济前面有个定语,那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乐观的预期: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把创业投资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看。因为马克思曾说过,金融是具有阶级性的!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周年之际,我个人认为,应将万面鲜红的党旗上那一把黄黄的镰刀拿下来用用。第一镰,一定要稳、准、狠的割断旧金融体制的咽喉!否则,即使扁鹊在世也不会扭转乾坤。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视为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机会。古代皇帝为朝廷遴选各级官员,红军选拨革命将领,共产党为国家遴选干部,创投筛选创业团队,不依据这个,还能依靠什么呢?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的结构正在隐隐的发生变化。但结构变化的趋势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不是一般人就可以觉察出来。尽管如此,各种实践都告诉我们未来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性,且在合理条件的限制下,人们可以讨论事件发生轨迹以及这些轨迹将带我们去向何处。
将未来不确定性视为是创造价值的机会
评论
编辑推荐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