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19日晚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房地产监管和调控政策措施,打击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12月20日新华网)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房价普遍高涨,除了部分投资客炒卖房屋推高房价之外,地价过高也是造成房价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因为如此,要实现房价的稳定,除了要严厉打击投资客炒卖房屋行为之外,还需辅以降低地价,唯有有效降低地价才可能真正实现房价的稳定。而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新一轮房产调控,偏重打击炒房行为,对地价过快上涨现象并未出台有力遏制措施,这显然也是新一轮房产调控未能取得预期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国土资源部要求坚决抑制当前地价过快上涨趋势,如能真正取得实效,无疑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更为明显的实效,有利于更快实现房屋价格的稳定。
不过,面对当前部分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国土资源部所能采取的遏制措施却非常有限。国土部通知要求坚决打击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其实,即便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遏制,也依然难以阻止当前住房用地不断拍出高价的事实;国土资源部还要求,凡可能出现“高价地”的地区,必须事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稳定市场预期。但是在当前地方政府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机制下,国土部门所能采取的防止出现高价地的“有效措施”着实有限。
其实,近些年来部分城市地价所以呈现过快上涨趋势,很大程度上与当前招拍挂土地出让模式有关。由于土地竞拍单纯价高者得,那么在房价还将继续上涨预期推动之下,地价不断上涨也就几乎变得不可避免。所以,要遏制地价上涨过快趋势,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前的土地招牌挂出让方式,变土地出让价高者得为“竞地价、竞房价”。如由政府部门先通过参考同地段房价与低价综合评估给出一个合理地价区间,将地价竞价限制在该区间内进行,同时在规定的地价区间内,由房价定得低的开发商竞得土地。如此变单纯的“竞地价”为竞地价同时竞房价的“双竞”,就能有效遏制地价过快上涨趋势,避免地价过快上涨推动房价过快上涨。
实际上,近些年来已有一些地方在试点改变土地交易方式,改变过去单纯的价高者得的土地竞拍方式。但是一些地方试点的“竞地价、竞房价”土地交易方式所以不能得到推广,不能取代招拍挂成为普遍的土地交易模式,说到底是因为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奉行土地财政策略,而改变招牌挂土地出让模式不利于地方政府获得更大的土地收益。所以,要能有效抑制当前部分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除了应当自上而下地强制推行“双竞”土地交易模式之外,最为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有效制度设计破除地方政府奉行的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出台房产税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比例等途径,消弭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出让收益的依赖。如此才可能真正实现地价的稳定,并借此而促进稳定房价目标尽快实现。
作者: 魏文彪 来源于《贵州都市报》
抑制地价上涨重在破除土地财政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