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的三大猜想……


121789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12名失地农民代表开道,带其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他们要反映的问题是,政府拆迁安置政策不合理(2010年12月21《新京报》) 

官员退休,大多都会按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原则种花养草、游山玩水、颐养天年,即便是发挥“余热”也大多只是读读报纸、提提建议而已。然而89岁高龄的杨维骏作为副省级退休干部却选择了一条带着农民上访的路线,这是一种善意的帮助?还是故意与组织过不去在制作事端?

一位村民说,他和村民曾去上访过80多次,去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政协、市区政府,但事情毫无进展。于是便有了杨维骏命人拍照、摄像取证,并带着村民去省政协的“上访壮举。然而副省级干部带着农民上访却也并未能如愿,不仅在信访处连个人影也找不到,事后一处长还登门责怪其开着政府配车带农民信访行为不妥,甚至遭到了“有人托人转告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的恐吓。基于此,我们的三大猜想便也油然而生:

猜想一:杨维骏为什么要带领村民上访?从程序上讲,村民上访应该走正常渠道,既无须到省委省政府,也不必烦劳89岁高龄的杨维骏。但在此之前,村民不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过问题,而且达80次之多却毫无进展。于是,常规渠道此路不通之下,便不得不向退休高官求助。杨维骏偏偏又是一个责任感强的退休高官, 按他的话说,就是“人民培养一个干部那么多年,干部反过来不知道报效自己的衣食父母,这和动物有啥区别”。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出面并没有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于是便产生 “政协能监督政府,没有我带路,农民肯定进不了大门”的激愤!

猜想二:杨维骏是否也是信访不信法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极为罕见的另类图景。按道理说,杨维骏身居高位多年,是应该懂得“非正常上访”的止令与后果的。但他所看到的偏偏遇到了一些太淡薄,太官僚,太冷漠的官场现象,甚至还遭到“灭口”威胁。于是,在法律执行不给力的现实语境下,在诸多旧部下很不给面子的尴尬中,杨维骏才发出了“我依然会专车开道亲自为其请命,占着官位不为民办事那是对人民犯罪。”的铮铮誓言!

猜想三:假如杨维骏仍在其位的话,结果还是这样吗?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但俗话偏偏还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实中不少官员对高于自己级别的官员,总是唯唯诺诺、尊敬无比,小干部责怪大干部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而此时的杨维骏却偏偏只是一个已经退休、无权无位的副省级干部而已,所以才会有“信访处连个人影也找不到”和事后一处长的“登门责怪”。试想一下,假如杨维骏这个副省级干部还在原来的职位,信访处还会如此的冷漠、那个处长还会用如此的口气与其说话吗?

把副省级退休干部带领村民上访当作无理取闹是不正确的,责怪老干部故意与制作事端更是对老干部的不尊重。试想:如果民众权利救济通道畅通,法律受到了信仰与尊重,还会发生这样一位耄耋之年的前高官老者开着公车、带领农民上访的咄咄怪事吗?

信访固然不是解决民众诉求的根本路径,退休高官带村民上访也着实有点另类。但是在当前的体制语境下,杨维骏利用自己的权威,联系群众,监督政府,向政府建言,不仅为其他干部提供了一种发挥余热的新方式,也为在职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关于权力品质与生活的法治课。——“将政府配车只用于游山玩水,那才是不正常现象!”杨维骏这句话值得思考,值得玩味!

(李吉明20101222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