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在享受改革成果,还是承受改革后果?


  “改革调整利益,为什么总将我的利益调走?改革有阵痛,为什么总是我受伤?改革有牺牲,为什么牺牲的多为穷人?……”这是一个叫卢学工的越战老兵在网帖中发出的诘问。尽管如此,他在自己博客中还写下“假如有一天,侵略者对我们开战,手拄拐杖我还想再上前线!”

  30年过去了,许多人不会记得,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越边境,那场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战争。他和他的战友浴血疆场、奋勇杀敌,赢得了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场上视死如归、卸甲归田后又兢兢业业的铁血军人,30年后,他却被他供职的湖北咸宁贺胜桥镇广播电视站被逼下岗。下岗后,他自强不息却为权贵所迫,屡屡受挫。开“摩的”被禁、开打字店又被赶,历尽磨难,生活陷于绝望。他的贴文不止是困惑、挣扎的心路历程,不止是对当今社会“潜规则”的痛恨,更是普通民众对改革的反思与拷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看不到这一点,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同样,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本却落到民众的头上,他们没有分享到与付出成本相当的成果,却承受了大得多的后果。而利益集团瓜分了改革的红利。忽视了这一点也同样。

  不可否认,我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改革的初衷,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党的人本理念。

  毋庸讳言,正是这样那样的偏差让这个“最可爱的人”沦为“最可怜的人!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作为十二五的目标,民生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更期待着五中全会成为启动新一轮改革的风向标,期待着“卢学工们”早日走出生活的阴影!“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

  我们可以忘却战争但不应该忘了历史 好了疮疤忘了伤痛。

  附:卢学工原文

  我叫卢学工,年过五旬,经济政治上均属弱势群体。

  我曾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名战士。被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但因祖宗三代没出一个生产队长以上的官,退伍后,费尽周折才被安排到咸宁市贺胜桥镇广播电视站。

  30余年来,爬杆架线路,爬墙装喇叭,历尽辛苦。多次获得区、局两级的红本(荣誉证)和花纸(奖状),从一名机线员成长为主持工作的副站长。2004年9月咸安区事业单位人员置换身份(高压态势,强行买断,强逼下岗)。这场举国闻名的咸安改革,里面充满“变数”——权贵族:有的安然无恙,锦衣玉食;有的因祸得福,钱权尽入囊中。而我这不懂潜规则的一介布衣草民,凡夫走卒,从此人生交上了厄运。年富力强时,我为那个时代挥洒着热血和汗水,奉献着青春和年华;而今,却如同一个红颜已逝被遗弃的老妇,孤独地偏居于咸宁这座繁华城市的一角向隅而泣。

  数年前,爱人下岗失业,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我这年近半百的男人身上了,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作为无权、无钱、又无势的一介布衣,我只能忍受着痛苦接受现实。为了生计,我和爱人买回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载人拉货,从此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穿梭在咸宁的大街小巷中。

  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2007年,咸安掀起“禁麻”风暴(城区禁止麻木通行),祸不单行的我,再次成了牺牲品,第二次失业。面对多舛的命运,我百思不得其解:改革调整利益,为什么总将我的利益调走?改革有阵痛,为什么总是我受伤?改革有牺牲,为什么牺牲的多为穷人?……

  工作没了,“麻木”禁了,我混劣于村姑妇孺之中,在咸宁师专门前当了一名“游击队员”。虽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小姐”晚,到头来总是赔钱赚吆喝。原来“游击战”可以赶走小日本,打垮蒋介石,但敌不过高科技武装的现代化的城管大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懂得什么叫以人为本,什么叫关注民生,什么叫构建和谐社会。我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有一条鲜活的生命,为何总不能被正面关注,却屡屡遭命运的戏弄呢?

  大概上帝在为我关上一扇门时还记得为我打开一扇窗。尽管家境贫寒,但两个孩子还算争气,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但儿子大学毕业遇到金融危机,找工作屡屡受挫,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因欠贷款和学杂费,毕业证、学位证被扣留,只提供给发复印件。身为人父的我,只能躲到一旁,默默的撩起衣襟,两行老泪,几声哽咽……

  由于我不再年轻,又因老天不停的捉弄,加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过重的心理负担,本算结实的身体终因长期透支而奏出了不谐的音符:肝脏、心脏两大重要零件经常闹“上访”。面对天文数字一样的医药费,和儿女们读书时高筑的债台,几多苦涩、几多无奈、几多哀怨的我,只能独自吞咽生活的苦水!

  路再难走也得走,日子再难过也得过。虽然我被生活摧毁得百孔千疮,但我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为了“活着”,2008年5月,在亲朋帮扶下,我东拉西扯凑了几千元钱,到旧货市场买回电脑、复印机,在咸安区劳动社会保障局一个废弃已久的小房子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我尊纪守法,恪守本分,惨淡经营,用每月收入的那点少得可怜但足以令我翘首企盼的几百元钱,来补贴家用,维持生计。可万万没想到:一不小心得罪该局一位局长,招来祸端,局长大人龙颜大怒,耍起官威,借口单位房屋紧张,将我撵出了那不足10平米小房,为此我将遭受灭顶之灾,让我再次陷入生计无着落的困境之中……

  我虽穷并不傻,我明白人情大国,关系社会这道理,但尽人皆知,小小的复印店,是个收入甚微的行业。我囊中羞涩,牙缝里再也无法挤出钱来打点这位神仙大人。从黄昏想到黎明也想不清,从黎明思考到黄昏也琢磨不明白。试问:弱势个体遭遇强势单位,恃强凌弱,公理何在?又问:与我相邻,面积大于我十倍,同属局长大人管辖的药店,为何相安无事?再问:局长大人这样催发民怨沸腾,挑战我的生存极限,难道真的让社会到了贪官残暴,酷吏凶狂地步了吗?

  战场上,我视死如归,昂首阔步,铁骨铮铮;而如今,我饥肠辘辘,举步维艰,满眼绝望,度日如年。

  现在,我沐浴在和谐社会的春风中,恳请区政府恢复我的原有身份或给我一条生路!拯救我这位越战中幸存的老兵!!

  悲伤的老兵:卢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