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新政”与“租房新规”给北漂族的警示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12月23日下午3点召开了“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交通委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发布会介绍了情况,并通报了治堵新政策“住所地在本市的个人包括5类,其中包括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且连续五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均可在每月8日前申请摇号购车......”等相关新政。而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也出台了《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将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商品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实践中出租人分割房屋出租的情况。《办法》规定,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在租房新规中,所谓规范市场的很多政策,无疑都直指加大市场成本。住建部的租房新规又起了这种作用。

  据报道,住建部最近发布了新版《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对市场中将房屋分拆、隔断“化整为零”群租行为明令禁止,打隔断出租最高将罚3万。新规还规定:房屋租赁合同期内,出租人不得单方面随意提高租金水平。新规将于2011年2月1日施行。

  似乎是为了保证租户利益,也防止租户被蜗居蚁居,实际我们又一次好心办坏事。对于初入社会的很多青年,一线城市的蜗居蚁居是为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选择本身是需要代价的。

  至于出租人单方面随意提高租金的限制调控流于形式,目前的市场状况下,限制租金变动根本不具可能性。反而促使租赁方缩短租期,给承租方的稳定居住带来负面影响。

  一线城市人流涌入是不可能靠行政手段来限制的,这也加剧了一线城市的有限市政资源:公交、道路、水源、教育等等资源的困局。

  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均衡,而发展是需要很长的过程,也致使每年新增的大学生与农民工流向,主要面向了一线城市,特别是京沪这样的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万人。2006年起的4年内,北京人口年均增长54.3万人,70%是流动人口。据权威机构预测,按这种态势增长,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预计将达2500万人,远远超出城市总体规划中“2020年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有效遏制流动人口涌入一线城市,鼓励新增城市人口的分流是必须做的。最优秀的毕业生分散到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对于人才瓶颈问题的中西部城市是有效的利好。长远看东部城市,特别是东部一线城市的资源日益匮乏,也必然有更多的行政手段抑制人口增量。

  当然,这决不是住建部租赁新规考虑的问题。而我们管理手段的严重滞后,更多地表现在很多新规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走向了解决问题的反面。

  租赁新规与北京限购汽车的政策一道,成为北京目前北漂族的现实压力。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11月30日,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北京市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由此引发的抢购潮,造成2.1万辆的增量仅用了一周时间,这种情况在往年年底的车辆增长中从未有过。传言中的“限购令”,使得北京汽车销售火爆。

  而目前的限购令不单单在车市,北京住房限购令也直指外地人口。再加上租赁新规的认真执行,居住在北京的北漂族注定有很多不堪重负,选择逃离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