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山最美的风景


火炉山最美的风景
                                                                                                                  王 卫
      我来广州八年多时间里,爬的最多的是火炉山,主要是她就在我的母校——华农大附近的缘故吧!火炉山没有帽峰山高,也没有白云山名气大,也没有莲花山有灵气,但是带来的好处的,清静。
     火炉山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为数不多的几条道我都爬过,甚至我曾和一位老乡弃道爬过。几年以来,除了爬山的人多些,山下的餐饮多些,其他的大都没有变化。
     今早雨过天晴,碰巧也是周末,由于刚发现一条直达的公交线,我就欣喜地爬火炉山。我不到八点就来到山下,可能是天寒的原因,今天爬山的人并不多,三三两两,一路山也能碰到几拨。
此时的火炉山虽然已经睡梦中醒来,但是很清静,不过久违的鸟叫声显得格外嘹亮。一注注阳光通过树叶的间隙,泄在地上,山中的晨风轻轻拂过脸面,倍感惬意。我慢悠悠地爬山,时而走走,时而停下脚步,扯起一段伸到小道的枝丫,仔细观摩、欣赏,就像与久违的朋友相逢。
摆脱尘世间的束缚,放下内内种种顾虑,我随心所欲、活动筋骨。爬到猪头岭后,我开始摇头晃脑,时不时又狼嚎几声。特别是狼嚎,可以把心中的压抑全部发泄出去,心情特别的舒畅。
我爬山向来不关注别的驴友,同时也不在意别人的关注,只求融入自然、随心所欲。不过从白架顶下来时,却有那么几个人,走进我的视野,吸引住我的眼球。那个两三个很普通的业余爬山者,左手拎个大大的塑料袋,右手握个登山杖,时不时弯腰捡拾被随地丢掉的果皮、塑料袋。
他们不是环保组织人员,也不是火炉山管理单位的员工,而是自发组织。看着他们弯腰捡拾果皮的过程,发现他们比我还舒心,既没有作秀的迹象,也找不到不情愿的表情,发自内心的行动,让我倍感震感。于是就用手机拍下几张。
我很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不过最终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也许是我太功利吧!不过我突然对困扰我很久的律师营销策划顿悟了,其实营销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任何营销的迹象,却处处让人感受到营销的效果。律师在做公益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展示给观众,既帮助了他人,同时也获得案源。
今天爬火炉山,坐在回去的公交车上,我想到:这次爬山,看到火炉山最美的风景,就是那些捡拾果皮、塑料袋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