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冬播”时。十多年来每到此时,我总是大声疾呼“冬播春收”,已证明这是年年股市不变的法则。“冬播”时应紧跟明年政策和市场热点,轻指数,重个股;轻大盘股,重小盘股;轻“价值”,重“成长”;轻“传统”,重“新兴”,重点布局中小、创业板和主板中新兴产业中小盘股。在“看不见的牛市”中,捕捉估值相对较低的牛股行情,力争在“春生”中,获取30%—50%的收益,有效抵御通胀、人民币外升内贬、负利率所造成的损失,切实增加财产性收入。
1.“冬播”后必有“春生”、“春收”。这可谓20年中国股市中屈指可数的只赢不输的法宝。就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也有4778点—5522点的“春生”。如果连春天股市都不涨,那么,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券商、基金、中介机构、融资再融资等,都只能全年喝“西北风”了,“春生”是中国政治、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规律。又何况,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一个春天,更不可能例外。即使再坏,“冬播”的筹码在第二年也都有在上影线获利的机会。没有上影线,就称其为股市了。这就是敢于“冬播”的底气所在。
2.“明年前低后高”论,撼动不了“冬播”。
目前机构预测明年股市的多数观点是:“前低后高”,指数区间是2500点—4200点。一方面是因去年底机构普遍预测今年是“前高(4200点)后低(2700点)”出现大偏差,于是今年底就矫枉过正。另一方面,与机构目前仓位不太重、新基金大批成立、想趁低建仓有关。根据股市中的相反原理,我认为明年上半年是“前高后低”,一季度高,正与“春生”行情相吻合,也强化了“冬播”的理由。
3.今年“冬播”的有利条件超过去年。一是指数起点更低。去年底收盘3277点,如今低了450点左右,并在年线之下。二是市场估值更低。去年平均业绩0.40元,而今年上升到0.50元左右,市场平均估值也降低了30%,仅20倍市盈率,是20年“冬播”罕见的投资价值区。三是产业政策导向更明确。去年底新兴产业还只是笼统概念。今年底,“十二·五”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春还将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是今年底新出现温和通胀、人民币升值和负利率问题。鉴于明年6月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会改变,这样,负利率将促使更多新增居民储蓄流入股市,注入新鲜血液。
4.“冬播”时须有清晰大局观。
目前市场清一色以上证综指来预测明年股市,我认为概念含混,以偏概全。我认为,综合明年的货币政策、银行股的短板、供求关系、年报,明年春天上证综指仍将呈牛皮市,主要在2800点—3200点区间振荡,空间只有10%—15%。而中小板创业板则仍是牛市,有望迎来20年数量最大的高送转分配盛宴,加上调整充分(从8017点—7337点,1239点—1140点),故明春有望达到1万点和1500点—1600点,有30%—40%的上升空间。
5.“冬播”关键是胆略、慧识、心态、定力和信念。
对于“冬播”,年终结账和布局的新老机构出于自身利益,一定会千方百计设置障碍,让“冬播”者套牢,最好令大多数人不再“冬播”,到明春去追涨。常用手法一是恫吓术。每天每周通过各种渠道散布、渲染、夸大甚至编造各种利空,如韩国军演、周末加息、明年送转不得超10送10等、明年股市是“前低”、券商将明年低点调到2300点等。并不时制造大盘和个股凶猛跳水,吓得人们非但不敢“冬播”,还在低位将筹码割出来。二是折磨术。对明明是明春热点的股票,连续对倒掼压,将股价打回原地,甚至变成套牢,然后在底下反复做来回,破坏技术图形,逼迫人们在“高点”(其实是低点)交出筹码,随后一路拉升,让人踏空。三是引诱术。在“冬播”尾声,机构往往采用连拉小阳、急拉急跌手法,诱惑人们去做差价,将不坚定分子赶下马,然后使之变成“黑马”。
因此,“冬播”者必须要有胆略,要有不惧振荡、越跌越买的心态,要有“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超常定力,更要有明年“春生”、“春收”必能大胜的信念。
结语
如果说12月17日是每年12月20日银行结账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那么,上周五就是每年12月25日—26日上市公司结账日和国际热钱抽资过圣诞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的汹涌炸盘、跳水不足为奇。控盘主力坚守2830点收盘,便是对2800点城堡不失的在乎;976亿的地量,也是对底部的宣示。本周是年底前最后一周,往往是缩量小阴小阳,这便是“冬播”的开始。
今年“冬播”比去年更有利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