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主笔 刘长杰
财富和权利除了能带给人以优越感,还有不间断的麻烦。这种麻烦,很多时候来自内部;不过,有时候也会来自外部。继“富二代炫富”备受瞩目和责难后,“官二代炫父”再次引爆公众的口诛和笔伐。
来自广州日报的消息称,浙江省永嘉县公安局于24日凌晨作出决定,对17日酒驾打警察并扬言“我叔叔是金国友!”的犯罪嫌疑人金建兄正式刑事拘留。
从事情的发展脉络判断,尽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永嘉县公安局这一次应该还是“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早在12月21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就以《温州惊现“我爸是李刚”相似版:酒驾又打警察者扬言“我叔叔是金国友!”》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这一报道旋即被全国上百家媒体及上千家网站转载;而案发的17日晚,酒后驾驶肇事的金建兄,殴打的是前来处理事故的永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瓯北中队3名民警、协警。
与“富二代”通过飙车、烧钱、展送奢华礼品等行为来“炫富”类似,“官二代”通过威胁打骂、逃脱责任、践踏法规、巧取豪夺、凌驾秩序、抽梁换柱、巧妙谋官等一系列横行霸道行为,完成“炫父”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名要到2011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其父系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竟然已经被安排进了家乡湖南省冷水江市财政局工作,以及2008年河南省固始县在全县选拔正科级和县局级干部,最后确定的12名乡长基本都是当地官员和房地产老板的子弟等等的试图“世袭为官”现象,均可归入“官二代炫父”之列。
“富二代炫富”古已有之,并不奇怪,主要是个人和家族的道德修为问题。其对社会的影响有限,道德可以谴责;一旦触犯法律,法制可以惩戒。然而,“官二代炫父”却有本质的不同。
中国虽早就存在着“官员世袭”制度,但上个世纪80年代,在废除职务终身制的背景下,“官二代”存在的土壤已被彻底颠覆。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官二代的产生,并不是少数人私下操纵的结果,而是以现行法规、体制认可的正规程序堂而皇之地进行”的冷酷而恶劣的现实,是对一个以依法治国立命、公务员制度安身的国家的最大嘲讽。
“富二代”拼钱和“官二代”拼爹,表面上类似,但本质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却大相径庭。这也是为何人民对“官二代”逾越法律谋求权利的行为感到出离愤怒的内在原因。
有人认为,“官二代”的嚣张,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受到家庭的良好规范,他们的出现对社会有害,对他们自身也有害;有人认为,“官二代炫父”亮起的是社会的“红灯”,是对党群关系的严重破坏;也有人认为,“官二代”恶劣的“衙内作风”是部分“公仆”一贯飞扬跋扈、权力嚣张的结果,值得我们的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深思;还有人认为,“官二代”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既有钱又有权,那就可以“摆平一切”,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制度和民众之上的恶劣风气,是十分危险的信号。
我们认为,造成“官二代炫父”这一现象泛滥的原因,既是少数官员不断膨胀的私欲在作怪,更是现行权力制度习惯凌驾于法律之上、较少受到社会力量严密监督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只要官员的权力不受到应有的监督和严厉的制约,就必然会出现以权谋钱、以权谋色、以权谋权的现象,并最终导致将“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在朋党、父子之间私相授受的恶果发生。
事实上,官员的后代无论从政从商,从文从武,没有太大的分别,他们一样要面对公众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到底是靠个人能力,还是靠父辈的权力,做到的这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官二代炫父”其实是观察中国社会权利交换和利益演进的一个高倍放大镜,无论上个世纪80年代废除职务终身制时“子女接班”现象,以及随后15年价格改革、国企改革阶段官员子女普遍下海经商现象,还是新世纪10年来愈演愈烈的“官二代”现象,都在这个放大镜下,让我们看得更清晰,更明了。而这,也成为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官二代”现象的坚实基础。
***注:此为发表于20101227时代商报三经论坛评论的原文,发表 http://epaper.lnd.com.cn/sdsb/20101227/index.htm 时有删改。
“官二代炫父”是一个放大镜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