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牌政策出台以后,通常会认为小经销商(每年销量不到1000台)首当其冲,会大批倒下或者被兼并。其实,总量的控制,会对大经销商的压力更大。为什么?
大的经销商,其经营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单店海量式。即少量的4S店,但是单店销量极大,有些年销量能超过4000台。
第二种,撒网海捕式。即在城区内广开店面,用类似连锁的经营方式。
“单店海量式”的经销商,能做到如此大的销量,往往“功夫在诗外”。即必须依靠二级网络进行分销,甚至大量外销到北京的邻省市,所谓的灰色地带。
而“撒网海捕式”的经销商,靠的是走总量,离不开厂家商务合同的倾斜,以及在部分资源的优先照顾,例如买断。
而一旦北京限牌,厂家会不会继续给大经销商保持之前的供货量,而放任小经销商饿死呢?显然不会。
首先,从道义上,厂家不会一棍子把小经销商灭掉,从商业伦理上说不过去。
其次,从商业价值上,厂家不能忽视小经销商在区域分布方面的作用,必须维持这个点的存在。
所以,如此推断,以前大家都吃干饭,以后可能就是一碗粥大家凑合着吃。块头大、胃口好的,反而会先饿得慌。对于小经销商来说,首先对于盈利的期望值就没有那么高。其次,借助厂家分配一些基本的资源,至少短期内,挨个两三年是没问题的。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大经销商有何生存问题。大经销商背后都依靠着集团化运营,外部输血能力更强。即使最坏的情况,到经营不下去的地步,土地本身就是一块大资产。转网或者干别的营生,都没问题。
而2011年,厂家显然也会通过商务政策调整,或者其他形式的补贴,来保持北京网络基本面的存在。谁敢轻易让首都的网络萎缩???
(新浪博客我爱墨水 blog.sina.com.cn/ilove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