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伯强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定调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的这一定调对于能源行业的发展而言,既存在着有利的条件,如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但将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又不可避免地会对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能源价格改革,带来不确定性。与此次会议相对应,目前看得见的2011年能源关注的主要热点基本上都与能源价格相关。
首先是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日前,为了稳定物价,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要求,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要维持2010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价。煤炭价格再次被限价,限价政策不一定能达到遏制煤炭价格涨势的目标,限价会不会引起“电荒”,以及在稳定物价的目标下,有没有可能煤电联动,电价改革的方向等问题,都将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石油价格上涨也会是未来一年我们将面对的难点问题。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接近每桶90美元大关,明年可能很快逼近100美元。如果政府选择价格管制,如何处理亏损和补贴?如果政府选择继续执行价格机制,那么如何应对高油价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其次是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自2009年5月8日开始执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已经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6次上调,3次下调,但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质疑和争议。如何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近期,媒体相继报道出成品油定价修改方案可能主要是缩短调整周期,但受制于物价上涨,年内出台基本上不可能。可以肯定的是,缩短调价周期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方向,但至于政府是否调整成品油价格机制,如何调整,调整会不会因为稳定物价的宏观政策目标而停滞,调整后实施情况等问题仍可能将是明年甚至未来的热点问题。
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问题能不能出台,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之一。2010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天然气提价方案,并提出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我们期望2011年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可以全面铺开。面对通胀的压力,在国务院稳定物价16条的要求下,各地出台的天然气涨价项目已被叫停,即将开展涨价听证会的时间也被暂缓进行。明年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能不能出台,以何种方式出台也将可能成为业内的一大热点。
阶梯电价问题今年浮出水面。2010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目前收集的反馈意见来看,反对意见多是要求适当提高第一档电量标准,降低第一档电价水平,还有部分意见要求考虑到家庭人口数量、季节、城乡和地区差异问题。可以说阶梯电价已经作为一个价格机制被提出来了,明年能否被成功地推出去,最困难的环节就是听证。
此外能源价格改革也是能源行业多元化的必要条件。就能源行业来说,打破垄断是相对的,但是,更多竞争是改革的方向。在目前国企一家独大和价格政府控制的情况下,能源行业投资放开还不足以吸引民营进入。原因在于当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时,政府定价不能为能源行业提供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运行环境,能源价格调价滞后的最先牺牲者必然是民营企业。只要政府愿意,国企是可以亏损的,资金链也不会断。鼓励民营进入能源行业的关键是透明的市场定价机制。
《中国能源报》 (2010-12-20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