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何以存在着原子结构?——管理者如何做事先诸葛亮(16)


  作为管理者,能否看清楚异常复杂的经济骨骼、脉络、脉动?我的回答是,能。但是,有前提,这个前提不是别的,正是能否“事先“认识到有一个“原子结构”的存在——为了说明问题,笔者把它称为“经济事物的原子结构”。作为提出这一范畴的世界第一人,我有给大家将其阐述清楚的必须。能够认识到有一个“经济事物的原子结构”对于经济管理者来说显然十分重要,就像是医生掌握了人体构造一样的重要。当科学发展到一定层次时是可以沟通的,但笔者不能不说,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沟通”之。问题出在哪?笔者以为就出在人们能否“事先”认识到有一个“广义原子结构”或“广义原子模型”的存在。能够认识到,复杂的问题能迎刃而解;不能认识到,简单的问题也会被复杂化。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原子结构”或“广义原子模型”是一种具有破解疑难杂症问题金钥匙的作用与意义也。

  01·首先了解一下万事万物都由原子、分子构成

  大家知道,世界上的物质或不同的物质元素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生物细胞和各种矿物等等;大家还应该知道,我们的地球不仅是由各种物质元素如不同的矿物构成的,还应该知道其他星球也同样是由各种元素如各种矿物构成的。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笔者想告诉读者,万事万物统统是由各种物质元素即由各种矿物构成或演化而来的。反言之也就是说,世界上、宇宙中没有不是由各种元素或矿物构成、演化而来的事物和物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来得到证明。什么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什么物质或什么元素都能够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它的位置;即使一时找不到,将来也一定能找到。

  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笔者想说明,世界上、宇宙中压根就没有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元素或者说物质系。这诚然是大家都知道或都应该承认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而笔者下来要说明的问题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细胞、行星、恒星和超级星系、星云、宇宙都与原子有相似的结构,或者说相互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先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什么是原子结构。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飞行于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构成的。由于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原子构成,所以不同的原子结构能够表达不同的物质元素。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构成的,只是构成原子的电子的数量和构成原子核的中子、质子的数量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原子的不同是由于电子、中子、质子的数量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好象一个家庭只有家庭成分、数量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的道理一样。换言之也就是说,原子的“家庭”是由于一定数量的电子、中子、质子构成的。

  笔者当然知道如果将组成原子的中子进行分解,还可以分解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其实是反中微子)什么的。但是,如果从原子结构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而不是从更深层次的粒子、层子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原子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电子、中子、质子构成的。正因为如此,早期的物理、化学家们把原子称为“基本粒子”——尽管到了后来,物理、化学家又发现原子还有更深层次的结构(比如科学家已经发现,质子是一定数量的底夸克、顶夸克构成)。

  02·再认识一下经济事物也是由原子、分子构成

  如果说世界上、宇宙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那么能否说经济事物、物质也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就连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难道也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吗?是的。

  首先,大家必须得承认,人体和构成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由原子、分子的。关于这一点,大家恐怕没有反对的理由的吧?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人或是人体,可是组成经济事物的一个非分重要的元素也。

  其次,大家还应当承认,被用于经济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能源、电力等也都是原子、分子构成的呀!难道不是吗?谁能说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非原子、分子构成?

  或许又有人会说,“价值是经济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笔者总不能说“价值也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吧?我的回答是,价值同样是一种由原子、分子构成的东西也。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种什么东西吧!

  如果笔者能证明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话,那就等于笔者把“经济事物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问题彻底地给大家阐释清楚了,否则笔者的上述观点也就自然站不住脚了。

  诚然,要想把“价值”是否是由物理或化学学意义上的原子、分子构成的,需要首先把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的问题搞清楚。那么,价值究竟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我的回答是,价值不是别的,正是一种物质能量的体现者也。什么意思?就是说所谓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就是一种能量。

  凭什么说价值是一种能量?

  (1)价值来源于使用价值。大家知道,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经济学意义上价值都是从物质的使用价值那里转化而来的;反言之,一个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价值的。请问,人的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当然通过人的使用价值了。一个人的使用价值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当然通过其能量了。

  (2)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对其能量大小的表达。大家又知道,看一个事物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就是要看它或他究竟到底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一个连能量都没有了东西,又怎么会有价值呢?比如,当某种燃料被燃烧后,其能量也就没有了或被转化了,因而其失去了价值。当然,任何一种商品之所以的价值,也就在于它或他们拥有使用价值,或者说它或他们拥有一定的能量。能量越大,其价值就越大;反之,也成立。

  请问,能量又是一种什么东西?物理学上讲,能量是质量物体所做的功;再问,质量又是一种什么东西?物理学上讲,质量是举起或拖动它时所消耗的能量;而爱因斯坦给质量下的定义则是,“物质质量是物质能量的度量”。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要对一个物质质量的大小来进行考核,就要看它究竟、到底能够释放出多少能量。而作为“后爱因斯坦”的我,根据爱因斯坦的上述解释,又给出了“物质物质质量是物质能量的聚集,物质能量是物质质量的耗散”的定义——所谓“能量就是被分解了的物质质量”的意思。

  说到这里,我的经济事物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问题也就等于回答清楚了。为什么这么说?由于物质质量与能量存在着上述“互化”,也就决定了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质量、能量物质都由原子、分子构成的。

  以上就是笔者为什么说经济事物、物质也是由一定数量的原子、分子构成的理由或者说依据。

  03·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经济事物存在原子结构

  笔者之所以说“管理的对象永远就是能量”,根据的就在于上述也;反之当然就说明,如果没有把能量管好,世界、国家、企业经济就势必会出问题或出大问题。大家知道,跑冒滴漏是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请问,又是什么东西“跑冒滴漏”了呢?当然都是各种能量物质了。企业、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没能把人才管理好?当然是没有把各种人才、劳动者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再问,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为什么就没有很好地得到发展,毫无疑问,其根据就在于在当时的制度下国家没有把各种能量释放出来。

  即便是如此,笔者又凭什么说,经济事物、物质会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原子的结构?

  第一,经济事物不是处于质量的状态变似乎处于能量的状态,而经济质量或经济能量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或者说都是经济质量与经济能量相互转化的结果,因为像自然界中的物质质量与物质能量一样,经济质量、经济能量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反之,当然也就证明,经济事物、物质统统的是由物理、化学意义上的原子、分子构成,当然也都是在原子、分子的构成、转化、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了。

  第二,由于经济质量、经济能量与物理、化学意义上的物质质量、物质能量没有本质区别,这也就造成了,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经济事物、物质的运动一定会遵循原子模式,而且是不可逆的,或者说他们或它们产生与存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与原子的产生与存在,发展与转化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仅仅是由于被人类利用后具有了经济性、资本性而已。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原子构成、结构及其产生与存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整明白了,那么其他问题——无论它是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第三,由于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而物质质量、能量的“互化”都是原子离子化过程(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负离子,原子丢失一个电子变成正离子的过程),所以,如果能够将上述过程综合、统一起来认识,我们就能够得出 “宇宙就是一个大原子,原子就是一个小宇宙”的结论。

  第四,由于经济事物、物质的演化就在上述之过程中,或者说是上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经济事物的产生与存在,发展与转化也就势是在上述结构的作用下变化,或者说经济事物的运动遵循原子结构性。

  04·企业或经济结构与原子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大家知道,在天体物理学那里就有一个“原子的行星模型”的概念,反之亦成立。什么意思?就是说“行星的运动具有原子意义”。比如,通过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我们就能够认识到卫星围绕着行星转,行星围绕着恒星转,恒星围绕着比它更大的超级巨星(如太阳围绕着昂宿星团的中心)转……

  什么叫“化合价”?什么又叫“共键价”?而在化学的研究中,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价”?

  “价”这种东西难道是化学中应该有的范畴吗?如此,自然科学研究不就盗用了经济学的范畴?如果没有,那又说明了什么?是否可以说明,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可以相互沟通的?相互之间本来、压根就没有本质区别?也是能够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的,因为人类社会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

  上述已经跟大家讲了在自然界中卫星与行星、行星与恒星的运动与电子与原子核的运动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在经济世界中,是否也存在着与电子与原子核一样的运动结构、运动状态、运动机制、运动趋势、运动原理呢?关于这一点当然是可以肯定的。考虑到在读的读者多在企业供职,经常与产品、企业、市场等打交道,现在给大家举一个企业的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经济事物的原子模型”是怎么形成的。

  笔者经研究发现,无论它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宏观经济体,它们都是由“经济电子”和“经济核子”构成的,而“经济核子”当然也是由“经济中子”和“经济质子”构成。

  那么,什么又是经济电子、经济核子、经济中子、经济质子?

  经济电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所生产的产品,而对于宏观经济体来说,其经济电子就是各类实体经济;

  经济中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其各种资源,而对于宏观经济体来说,其经济中子也是其各种资源,不同之处在于其范围较大而已;

  经济质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其各种资本,而对于宏观经济体来说,其经济质子就是国家或经济体能够利用和控制的各类资本、货币的总和。

  它们之间真的存在着像构成原子的电子、核子和构成核子的中子、质子一样的关系吗?如果存在,一个企业、国家的货币又在其中充当着什么样的作用?它们是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存在或是通过什么介质来发挥作用的?其运动过程与运动速度如何?考虑到这些问题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只好把它拿到下一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