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浮躁揭示地方政府管理的浮躁


  中国现在太浮躁:国人以为,国门一开,钱财就到;外人以为,中国开门,黄金遍抢。于是乡下人往城市跑,有钱人往国外跑,外国人往中国跑;结果,荒了农,乱了城,挤进了外人,仍然钱包没见长。

  

  仔细想想,实在可笑。那些在WTO后趋之若骛而来的外商坚信的“中国市场潜力无限”的结论不知哪里得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是单纯“13亿”人口的诱惑?老外那“数据为据”的科学应用带给国人无数“一夜制富”的遐想,殊不知,“中国人跟外国人,外国人跟中国数,中国数为中国人造”的既存怪圈会造成多少“空对空”。

  

  上游下游的蚕食、前线后线的勾心、纵横捭阖的斗角……当利润被剥得一层薄比一层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这交易的社会真谛——需求与供给?

  

  “XX强”的帽子太惑人,理清思绪,沃尔玛=杂货铺,宝洁=做洗发水的,花旗银行=放**贷的……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头衔,而是回归单纯、回归本质后的民众认可度。

  

  我们需要回归单纯,尤其是在中国,80%以上的投票还握在平民百姓手里,他们不崇洋(至少大多数人现在还没)、不媚外,改革开发后也没涨过工资。他们感受到进步,所以在“没有不满意”的保健因素中混沌,他们需要一些“满意制造者”的激励,好让手中的选票不浪费。

  各地政府唯GDP是尊,而不是以科学发展观搞发展。

  一些地方政府动辄建筑皇宫似的办公场所,还算是什么发展中国家。

  公仆在浮躁:腐败现象严重。权力崇拜。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

  教育在浮躁:中小学奥数班如雨后之笋、高等学府学术造假泛滥。

  商人在浮躁:总想一夜暴富,而又不择手段。

  百姓在浮躁:今天结婚,明天离婚。离婚率越来越高。

  文艺在浮躁:垃圾产品应接不暇。

  娱乐圈在浮躁:一夜成名,一脱成名。

  出版界在浮躁:垃圾书籍遍地皆是。会写九个汉字就是作家。

  企业家在浮躁:年广九、马胜利的个人经历。

  浮躁的动力:当然是惟利是图。

  浮躁的原因: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

  浮躁的后果:对国家,破坏了和谐社会,破坏了科学发展的正常秩序。对个人,挥霍青春,挥霍生命,自我毁灭。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这年头,致虚、守静的人越来越少,浮躁张狂的人越来越多。到底谁能玩转人生,创造出辉煌,追求到卓越,那就不一定了。往往,大浪过后,经过沉淀,真实的价值才最终显现出来。钱塘江观潮,是看一时的热闹。而站在大海看潮,则是永远的热闹!

在危机状态下关注民生,关注那些收入下降、失业和就业困难(包括几百万无法就业的大学生)的人群,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在保障和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拉动内需做出了。但是现在很少能看到有政府官员为了民生跳出来喊与呼,即便4万亿财政支出也是以基础建设为主。如果在经济危机下房市、车市还能红红火火那才叫怪呢,那也不叫经济危机了。所以我说房市是保不住的,不要再费心了,多做一些老百姓希望你们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