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届“精彩绝伦”的亚运会,令很多人重新认识了广州。
所谓“重新认识”,其实是在某种契机下重新比较与审视之后,发现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下,广州比起其他地方,缺点相对更少一些,政府相对宽容,媒体相对敢言,市民相对不排外,强拆几乎没有,老城区保留范围相对广……,这在中国社会现状下,是一种非物质化的先进,在转型社会的混乱中,也有一股清明之风。
网络上有人总结了“爱上广州的60个理由”,其实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民为贵、君为轻”,那60个理由,都是现代公民社会雏形的一个个碎片式的表达,以及温和、务实、宽容、自由、平民的城市精神,还有一个隐晦的表述:离北京远。
其实广州真正的可爱之处,是永远打磨不掉的文化、两千年的积淀与现代开放的视野对这座城市气质的培育,强大与根深蒂固地将之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所有人当中,跟意识形态一点也没有关系。
我说了,我们只是“重新认识”,广州只是比其他地方多搭了一些基础的架子,但某些架子树立的过程,却不能不说艰难。所以,我很理解“爱上广州的60个理由”缺乏一种气度,它还无法达到一个自认精彩的闪光之后立即可以无视,这种气度的缺乏存在于我们这个富人嚣张穷人热衷炫富的社会的各个方面,但这就是我们的现状,我们还需要这种自我沉浸,直至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让你有充分的自信与底气去耻于浅薄的优越,去无视这份矫情。
广州虽不是什么乐土,但也许是缺点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