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易经》


初识《易经》

喻建国

 

我在不久前完成了对《道德经》的感悟,我又寻觅新的感悟对象,最后我确定了去研究和探索一下对《易经》的感悟。当个体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热情关注与探究、乐于知晓与掌握时,该个体所操持的心理行为就是好学,我就是在好学的驱使下才有了今天开始的对《易经》的学习。

早年曾经听闻有关《易经》的玄乎,不过从未探究过,一是没有时间,二是不感兴趣。现在有时间了,也对它发生了一定的兴趣。兴趣对于个体能够产生针对对象的活力,兴趣发生作用时,个体的潜能将得到高强度的释放,个体的生理状况也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学习者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敏感和激动使学习者的整个系统都进入了反应灵敏的状态,学习者感到神情舒畅,幸福感十分强烈。现在兴趣让我对《易经》开始作用,在今天开始对《易经》的学习时,我又一次领受了兴趣的奇妙和兴趣所带来的对人体和人的精神的神奇效应。

首先我阅读了有关《易经》研究的历史,对《易经》建立初步认识。《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它是对伏羲言论的总结与概括,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后又有许多学人同时对易图河图洛书、先天图、中天图、左天图、风后十六局图进行研究,甚至连春宫图,房中术图也进行了研究,最后还包括了对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神龙八卦图等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纳入对《易经》的挂靠和理解,产生了易经八卦图,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易经》,形成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历代文人术士赞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易经》曾经是帝王必修之学,是所有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的必修之术。就《易经》的本质上来看,它是一本关于“卜筮”的书。“卜筮”就是占卦,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易经》对“卜筮”的方法和技艺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对预测的规律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

《易经》不仅被国人广泛进行研究,也受到外国汉学家的重视和青睐,一些传教士曾经先后对《易经》进行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著名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就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做出了自己的研究,还对《易经》作出了二进制的解释。《易经》就此曾被许多学者赞誉为人类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之尖顶结合精品。

我正处于一种新的兴奋中,对《易经》这一新的实体充满好奇,一踏进对《易经》的研探大门,我已被纷呈的万象迷得不知何从。

我要细细地观察、渐渐地投入、默默地探索,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趋远,由微识宏,由宏钻微,由静明动,由动剖静。只要我潜下心来,平和渐趋圆润地投入,持之以恒,我肯定会以我的新角度对《易经》做出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