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活跃在世界的舞台。而各国文化的差异与碰撞也使得中国企业屡“碰钉子”,如何破解走出去的文化交流难题?12月29日下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在深圳市民中心联合主办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文化瞭望高峰论坛”举行,数百名企业家慕名来到现场倾听讲座。外交官、专家学者围绕着国际文化、各国国情差异从战略高度进行了精彩演讲,数百名企业家从珠三角慕名奔赴现场前来“取经”。演讲嘉宾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首先了解国外的国情以及文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应邀参加了论坛。
论坛阐述全球经济格局
在论坛中,论坛主题演讲得到与会嘉宾认可,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文化瞭望”的主题切合当前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高度评价了论坛,“论坛邀请外交官员、政府要员、专家学者、银行高参都是在相关领域的精英,熟悉当前全球产业经济格局,他们的分享无论是对已经走出国门的企业还是准备走出国门的企业都有帮助,透过这次论坛,对重视全球化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有收益的。”
融合中西文化差异
企业走出国门,无可避免将遇到“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差异,企业有何应对之道?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奋有其独到的心得。“第一步是实现产品出口,走出国门;第二步引进懂西方文化、具有外资公司工作经验的华人、中国人,因为这部分人既懂西方文化也懂东方文化;第三步是引进真正的‘洋才’,外国人才、专家;第四步才是在国外开公司设厂。”
在肖董看来,“洋才”要么看重其技术、要么看重其市场经验。“老外之间的沟通,对国外当地市场的了解绝对比其他人更有效、更直接。”
尖峰对话: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对话者:
王理宗: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
龚方雄: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王理宗:品牌走出去,才是真的走出去
“举行论坛的初衷,是让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充分了解当地民俗风情、法律法规,做到少吃亏,以便与当地更有效的沟通合作。”作为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组织人物,广东省政协委员、商会秘书长王理宗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商会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广东企业真正的‘走出去’,输出自己的品牌、技术、文化和产品,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
为实现广东企业“走出去”的目标,长期在海外为之奋斗的王理宗很感慨地表示,“低端”、“缺乏核心技术”一直是海外对中国品牌的第一印象。如何脱掉摘掉这顶“烂帽子”?王理宗建议,或可采取收购当地的营销型企业、咨询公司等战略,巧妙地将自己的品牌推广。
然而,企业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阻碍和难题,重重困难中,尤以“企业不小心陷入海外法律陷阱”为最。王理宗担忧地说:“曾经发生过许多由于我们不了解而栽大跟头的例子。因此,这也是我们举行此次论坛的目的。”
龚方雄:制造业发展需转型
“金融风暴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国两头在外的经济应该不再是可持续性的。所以我们要启动内需,要把内部的市场做大。”他表示,虽然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可能会更加的明显。
“但同时,我们还有50%多的农民,城市化的进程还在继续,中国要保持高速的成长,制造业仍然要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对此,龚方雄表示,美国日本很多企业在全球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和价值,他们的毛利和净利都非常高。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利润有50%,中国有多少可以保持在10%以上呢?我们很多制造业也就保持在5%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大和强的区别,在中国能正确创造价值的企业不多,就是因为缺乏技术、品牌和资源。”他强调:“我们缺少一种品牌效应,中国经济的转型,如果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拥有技术获取资源,经济转型是非常难成功的。”
背景链接: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是一家由广东省及港澳地区企业组成的中国第一家高科技领域的商会组织,成立于1999年。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十余年里,商会已拥有会员企业6000多家,其中包括创维、海王、腾讯等海内外上市公司80多家,行业涵盖电子、通讯、光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加工等。
商会秉承“厚德诚信、团结互助、科技兴企、造福社会”的基本理念,以提高会员的效益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己任,不断创新和完善信息服务、专家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投资服务、远程服务、融资服务、资本服务、文化服务和国际服务十大服务体系,并开拓性地打造出六大独具特色的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服务名片。
(一)“专家服务”打造“信息联盟”与“智慧联盟”。每年组织一系列高规格、大规模、形式多样的免费论坛、研讨、联谊活动100多次,累计参加企业家达20多万人次。
(二)“融资服务”解开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创新融资理念,推动会员之间以互保参股等结构性方式融资,并与众多的担保公司、银行、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为企业解决资金近200亿元人民币,受益企业达数百家之众。
(三)“资本服务”共享资本市场盛宴。2007年由我会牵头,“中科汇商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成立,募集1.6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商会基金创立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并推动多家创投公司成立,累计金额16亿元。
(四)“投资服务”为企业家异地投资保驾护航。首创“雁群投资模式”。以商会为“雁头”,企业为“雁体”的投资模式,为企业寻求成本“洼地”。“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经贸考察团”累计带领7000多会员朋友闯关东、下江南、走西口,挺进中原,学习、参观、考察当地投资环境并协调解决投资纠纷。我会先后在广东河源、四川成都、河南鹤壁、广东揭阳建立“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工业园”,在全国各地累计投资达250亿元,参加投资企业100多家。
(五)“国际化服务”打开走向世界的窗口。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先后组织会员累计3000余人次出访阿联酋、越南、韩国、新加坡、美国、欧洲、非洲及澳洲列国,寻找投资和贸易合作机会,与当地商会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约30亿的投资合作和80多亿元的国际贸易合作;并成立了德国、迪拜、越南办事处,为探索企业的国际化合作道路吹响了号角。
(六)“技术服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商会广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人才信息交流;牵引会员内部项目合作,积极主办和参与国外技术与项目的交流合作事宜。赴德国参加2007德中能源论坛,与韩国产业资源部定期举办中韩技术交流会等。中日精密技术及电子技术合作、中美信息技术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已在近百家公司得到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七)创导感恩文化,弘扬“光彩精神”,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兴办希望小学、春蕾小学,积极参与“送温暖工程”和“募师支教”工程;举办“粉红丝带关爱女性健康”慈善晚会、眼睛复明慈善舞会等活动,在汶川大地震中第一时间号召会员捐款捐物,近几年累计为社会捐资捐物达3亿人民币。
(八)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卡拉ok大赛”、“深圳市第二届企事业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企业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企业家之间的沟通交流。
商会被评为“全国5A级(顶级)社会组织”,并先后获得中央统战部颁发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广东省统战部颁发的“广东省光彩事业组织奖”、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和省民政厅颁发的“全省先进民间组织”等荣誉称号。
商会将乘着中国高科技产业腾飞的东风,坚守理念、服务会员,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力争在世界商会的主流格局中,扛起中国高科技领域商会的领军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