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端掉一个假劣葡萄酒生产窝点
董宝瑞
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了。今天过去,意味着2010年已经成为历史。
今天,转贴青岛新闻网发表的一条新闻《山东青岛端掉五年来最大假酒窝点》。这则消息显示,制造假劣葡萄酒,不是一时一地之事,而是由来已久,在一些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各地齐心协力加以解决,还消费者一个能够完全喝上真葡萄酒的市场。
《山东青岛端掉五年来最大假酒窝点》全文如下:
23日上午,山东青岛市质监局执法人员接群众举报,一举端掉一个假劣葡萄酒生产窝点,现场查获13种假冒名牌葡萄酒,包括“张裕”、“长城”、“冰美人”、“XO”等。目前,涉嫌造假的两名负责人已被刑拘。
为防检查 黑窝点门口装探头
连日来,青岛市质监局陆续接到市民举报,在莱西市夏格庄镇有家葡萄酒厂涉嫌生产假冒葡萄酒。随后,执法人员经过两天“蹲点”,初步查明,莱西市夏格庄镇小李家疃村的“青岛大博金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正在大量生产假劣葡萄酒。23日下午,质监局执法人员立即出动,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配合下,对被举报的青岛大博金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执法检查。
违禁香精勾兑名牌葡萄酒
在黑窝点的一个配料间,质监稽查人员发现了多桶添加剂。包括:蜂蜜香精、葡萄香精、苋菜红、苹果香精、柠檬黄等添加剂,墙角处也有一些大桶装的香精,在墙上还挂着一本生产配料表,上面标注着白砂糖、柠檬酸、蛋白糖、麦芽粉、苋菜红、焦糖、山梨酸钾、5231香精、橡木香精、蜂蜜香精、康乃克油、酒精、苯甲酸钠、阿巴斯甜14种原料,其中12种是香精。
据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国家规定,生产葡萄酒绝对不允许使用 “蛋白糖”、“苋菜红”、“5231香精”、“蜜蜂香精”、“橡木增香改良剂”、“康乃克油”、“阿巴斯甜”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造假窝点私刻质监公章
那么,这些使用违禁香精勾兑出来的葡萄酒是怎么流入市场的呢?据质监局工作人员透露,在黑窝点现场,他们查获了两枚印章,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其中一枚竟然是 “莱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检所检验专用章”。造假窝点私刻公章,有近20年执法经历的质监工作人员还是头一次遇到。
经过进一步查证,这个“青岛大博金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没有生产许可证,更没有卫生、检疫等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完全属于无证生产。其生产的葡萄酒均非自行酿造,而是用少量葡萄汁、食用酒精及色素等添加剂勾兑而成。
现场查获假酒4000余箱
在该公司的成品库内,执法人员查获标注“长春汉威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美人”野生原汁冰葡萄酒2140箱,“中粮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城”高级解百纳干红葡萄酒165箱,“中法合资奥斯彼得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尼诗贵族XO”、“烟台奥斯曼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VODKA”和“解百纳干红奥斯曼1992”、“烟台拉菲传奇酒庄有限公司”生产的“朗蒂菲”等10余个品牌的葡萄酒,共查获假冒葡萄酒4000余箱(每箱6瓶),果醋100余箱。
另外,执法人员还在该公司内发现了大量印制好的各种葡萄酒商标和包装物。
执法人员将查获的4000余箱葡萄酒和100余箱果醋全部予以异地扣押。该公司涉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目前已立案调查。该公司法人代表和生产负责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