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村官死亡事件 调查公开透明是唯一平息公众质疑的良药
文 陶凯龙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浙江乐清蒲岐镇寨桥村村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大型工程车压断脖颈。当地村民称,“村主任是被4个人抬起,扔在工程车前轮下压死”的。5年来钱云会为征地的事情不断上访,先后3次被投入看守所。
对于碾压一事,当地官方通告称寨桥村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钱云会被撞死。温州乐清“上访村官被碾死”一案虽被当地警方定性为“交通肇事案”,但仍然存在的众多疑点使得广大网民、听众不愿意相信。温州市委于(28日)凌晨作出决定,由温州市公安局直接调查、处理。
随后,钱云会家人称,事故发生后,钱的遗体就被带走了,其小女儿也被抓走了。有当地群众指出,当地警方曾经和老百姓抢尸体
一时之间,包括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新闻媒体争相调查采访报道,上访村官被碾死案件被称为2010年年末最轰动的新闻事件。
因为钱云会的特殊身份—上访村长,所以他的死因格外引人重视!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和警方种种不合理的欣慰更使事件扑朔迷离。
有网友指出,官商勾结横行霸道现象普遍,不顾百姓生死存亡,希望有关部门严查此事,还老百姓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有评论认为:“即使”前村主任死于预谋“是谣言,这样的舆论风暴,也是当地政府为”先在行为“付出的代价。死亡发生前的不作为乱作为,正是”谣言“产生最根本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政府没有给出有针对性的、专业权威而令人信服的解释,公众对此事持续质疑是必然的。政府如果要证明自己的清白,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并采取更透明的方式来操作,才能平息老百姓的质疑。
长久以来,政府一些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于上方颇具微词,甚至认为上访者是刁民!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重申一下关于上访的一些解释:何谓上访,即人民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意向上级政府反映群众意见,反映出群众对上级政府的信任,是我国特有的政治表达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上访是群众反映意见、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
之所以上访者备受官员歧视或者遭遇不公平待遇甚至打击报复威胁恐吓,一些地方政府执政官员不仅仅表现政治不成熟,更是渎职和犯罪。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为官之道。
但是,通过许多的新闻事件公众看到的不是清官为民而是贪污腐败的横行霸道,疯狂官二代叫嚣:我爸是李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官于民本来是鱼和水之间的关系,一旦产生不信任和矛盾之后,政府公信力下降,执行力必然也会下降,严重威胁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和目标。
治国在于治吏,上访村官被碾死或许是不应该发生的事,钱云会事件的背景,其实就是基层政府与民选村主任的冲突问题。舆论的质疑足以令本已坎坷艰难的中国草根民主再蒙上一层阴影。草根民主前途黯淡,并沾染了血腥的味道。
钱云会作为民选村委会主任,多年来带头上访,要求全村被征用土地得到合理补偿。他被当地官方视为一个麻烦制造者,屡次被判刑坐牢。此次碾死事件从而被怀疑是除掉麻烦制造者的一场蓄意谋杀!当然,目前事件真相还没有得到完全披露,还没有有力的证据支撑上述猜测。但是,舆论有此怀疑,就足以令本已坎坷艰难的中国草根民主再蒙上一层阴影。
公众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死者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死者是为村民权益上访的前村主任,其要求征地补偿款会让相关企业利益受损,死者之前还有过因此被关进看守所的经历。来自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事件本身也有很多“巧合”,包括“工程车逆行”、“路口摄像头失效”、“肇事车刹车短”等,诸多蹊跷之处,也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
对钱云会“车祸”事件,相关调查必须公开透明,最好是如网民所呼吁的那样,开展独立调查,应该是有效防止政府公信力继续流失的有效方式。
同时,仅仅是当地政府和警方调查显然不能够让公众满意,更多的调查者出现【包括民间维权人士】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总是,公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