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奇异风俗:儿子可以娶妈为妻
作者:刘植荣
作者声明:今天发现环球网、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凤凰网等媒体转载本文,但没有署我的名字。写文章就是让大家看的,感谢这么多媒体和读者喜欢我的文章。希望媒体转载时,署上作者的名字。本文照片是环球网转载时加的。
喀麦隆素有微型非洲之称,这里有广袤的沙漠,美丽的海滩,雄伟的火山,辽阔的草原,浓密的森林,肥沃的农田,非洲所有植物几乎都在这里生长,非洲所有动物几乎都在这里奔跑,非洲各种文化几乎都在这里上演,婚姻形式更是五花八门,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继承妻子……
借葫芦求婚,以酒为媒
虽然喀麦隆法定婚龄是女子15岁以上,男子18岁以上,但在农村仍保留着传统的早婚习俗,有的女孩2岁订婚,9岁结婚。在城市,男女青年的结婚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
男孩看上一个姑娘后,父母便带着儿子去女方求婚。去的时候要背着一只装满棕榈酒的葫芦。来到女方大门外,男孩朝院内高喊:“我来这里向某某姑娘的父母借个葫芦喝水。”这句话的寓意是来向女孩父母求婚的。
女方父母开门迎客,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后,女方父母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如果女孩对这门亲事有意,她会接过男孩的酒葫芦,打开塞子,先敬父亲喝,接着敬兄长(如果有的话),然后,她自己也啜上一口,最后,把葫芦递给自己的意中人,请他喝酒。一旦姑娘和男孩都喝了酒,这就意味着订立了婚约。即使女方不同意,为了不让客人扫兴,这酒照样喝,只是在客人告辞时,女方会送给男方酒钱,这就暗示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
订婚后,男方便准备彩礼。传统的彩礼包括女子的“头上钱”、棕榈油、盐巴、一把新锄头、一根乌木棍、给女子长辈的钱、30葫芦棕榈酒、4只母鸡、3只公鸡、30捆干柴、一串烟草和一些白布。过完彩礼,准女婿要“砍断妻子的脚”,就是向未婚妻的脚面上洒酒,意味着剪断未婚妻与娘家的脐带关系,把她从娘家 “解放”出来和自己过日子。
新娘由公公“验明正身”
喀麦隆的传统婚礼在夜间举行,要举行两次婚礼,第一次是在公婆家,第二次是在新婚夫妇自己的新家。
结婚那天,新娘要用油涂抹身体,爷爷向她身上洒乌木粉以示祝福。然后,新娘在伴娘陪同下由长辈和兄弟姐妹们送到公婆家。新娘来到公婆家门前,男方的女性成员出来迎接,并送给新娘一只鸡。新娘进门后,新郎的姐姐妹妹们要“买新娘”。新娘接过钱弯腰行礼,进入公婆家的临时洞房。新娘和伴娘坐定后,新郎的兄弟姐妹们进来“买新娘的嘴”,送给新娘一些钱后开始祝福、寒暄、攀谈。然后是婚宴,婚宴就像晚餐会,人们边吃边唱边跳,热闹非凡。
客人散去,新婚夫妇在度过人生最美好的一夜时,新娘的公公要“听洞房”,新婚夫妻圆房后,如果新娘是处女,公公会高兴地把新娘的姑姑们叫来,帮她洗身体,给她身上涂油,公公还要向儿媳的脚上洒水,以示祝福。
等到“恩坦姆布突”(喀麦隆的星期八,这天是集市),新娘要洗去身上的油。新婚夫妇站在院落里,有人拿来“福福”(用玉米面做的糕)。如果他们吃下 “福福”,表示双方对婚姻满意。谁不吃“福福”,谁对婚姻不满意,这门婚姻就宣告解除,女方把彩礼返换给男方,从此,男女双方可另觅新欢。
如果新娘新郎对婚姻满意,就要安排第二次婚礼。新郎先到属于自己的新家等候,人们簇拥者新娘去新家。路上,人们欢快地唱呀、笑呀、跳呀,有得还戴着面具,就像狂欢节一般。
快到新家时,男方迎亲的人照样送来一只鸡。这时,送亲的队伍会停下来,对男方送鸡的人谎称有石头和蚂蚁挡住了路,过不去了。这时,男方的来人就掏出“红包”递上去。拿到“红包”后,送亲的人群又兴高采烈地继续向前走。
送亲的队伍停在新家门口,等再次拿到“红包”后才肯进门。新娘坐到床上,新郎家的亲戚都来道喜。这时,洞房里点燃炭火,把一坛酒架到火上煮,人们喝酒,嬉闹,喧嚣,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如果在新婚第一夜新娘不是处女,新郎可以宣告退婚,也可以接受这门婚姻。如果新郎接受这个不是处女的新娘,第二次婚礼就不能选在“恩坦姆布突”,而要选“德兹姆布芬”(星期一),婚礼没有什么庆祝活动,新娘只在姑姑陪同下,灰溜溜地来到自己的新家,还不能从大门进去,只能从围墙上开的洞钻进去。
老婆们按值日表与老公过夫妻生活
在喀麦隆,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时要决定领取何种结婚证,因为喀麦隆有两种结婚证——一夫多妻结婚证和一夫一妻结婚证。当然,选哪种结婚证主要取决于女方,因为几乎100%的男人想领一夫多妻结婚证。如果新娘不同意一夫多妻婚姻,结局无非有两种:如果男方很爱女方,他就放弃一夫多妻婚姻,领取一夫一妻结婚证,这意味着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丈夫不得再娶别的女人,否则就是违法;如果新郎是个花心男人,坚持领一夫多妻结婚证,那两人只好分手。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每个老婆独居一处,通常是在分给她的农田上盖房子,在那里居住、劳动。丈夫住在自己的房子,他要安排一个“值日表”发给所有的老婆,每天晚上,老婆根据“值日表”到丈夫的住所过夫妻生活。当然,年轻貌美的老婆“值日”的机会更多些。
父兄的老婆也可继承
喀麦隆还有种奇异的婚姻,那就是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老婆,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老婆,连孩子一起继承,其目的是“肥水不流到外人田”,防止父亲的老婆或哥哥的老婆改嫁外人,把财产带走。当然,这种继承不是强制性的,要双方同意。但酋长是个例外,根据传统,老酋长驾崩后,儿子酋长顺理成章地把父亲酋长的头衔、权势、财产连同所有的老婆孩子一同继承。
喀麦隆男子常问外国女游客:“你想成为我的第N个老婆么?”对游客来说,最合适的回答就是“当然想,如果你愿意做我第N个丈夫的话。”(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rong)
当当网订购《85的人应该涨工资》 卓越亚马逊订购《85的人应该涨工资》
国家应尽快出台《工资法》
刘植荣接受《北京晨报》专访:我们应有一部工资法
征收动物福利税,你同意吗?
提高全民福利会养懒汉吗?
看看外国的社会福利:穷人优先
美国超市不少商品价格比中国低
美国德州看房记:近500平米大房只要24.8万美元
论高房价的十大罪状
征收房产税合法吗
刘植荣:世界图书日推介我新出版的两本书
莫把免死作为贪官的“福利”
工会没力量,集体协商是扯淡
个税按照家庭计征是科学发展观
看国外的工资分配:公务员不如工人工资高
你是纳税人吗?
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详解
中国个税制度落后美国100年——美国个税制度评介及启示
刘植荣接受东方早报·理财一周记者专访: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
世界工资研究报告与借鉴
工作量是公务员的三倍:用工荒源于用工狠
央企高管60万薪酬高不高?
刘植荣接受《北京晨报》专访:“高薪养廉”是个误区
新加坡的廉并非高薪所养
美国法律规定公务员工资必须低于私企
再驳茅于轼:高房价≠高效率
驳茅于轼:中国没有仇富,仇的是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