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峰兄弟曾在09年10月14日(创业板开闸之前)发表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春天来了》,对私募股投资基金进行了从基本定义到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龙头概括,再到基本的退出方式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基本的阐述。随着创业板成功开盘一周年到来之际,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尤其创业投资基金迎来了首个丰收季节。
打开创业板已上市公司名单,查看其原始股东投资,国内很多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现身其中,有的还多次出现在不同的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名单中。比较著名有北京九鼎投资、深圳达晨、中比基金等,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其实也是股权投资基金,如宁波君润投资、苏州亿文创业投资、浙江中财投资等。这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政府主导型,主要包括中央和各个地方政府创业扶持基金如著名的中国建投、鼎辉投资、深创投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海外机构的中国分支机构,如IDG中国总部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海外大型投资集团;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如海通证券的中比基金等,其资金主要来源是发起人和募集资金;民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九鼎投资等,其资金主要来源是发起人(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大型房企)和大户自然人或者其他小型法人机构。
不管资金的来源如何,这些出资人都是看准了中国创投环境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创业板开闸之后,中国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本土各种性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约5000家,总规模约上万亿元,平均注册资金约2个亿。在世界范围来看,这个规模不算大。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虽不是新鲜事物,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不仅令海外同行的惊诧,就是投身其中的业内人士如基金的管理人、创始人、合伙人或者高管都认为太快了。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旦一个行业发展速度太快,就容易产生问题。
PE腐败已经屡见不鲜了,是指一些号称但并非真正PE的投资人士通过各种关系拿到上市前的投资机会。他们知道证监会已经开始要审核,知道上市的时间表,通过各种关系、各种各样的运作拿到上市前这些公司的投资额度,然后把额度加价卖给别人,从中谋取暴利。PE腐败出现在各个环节,上市辅导环节如国信证券原投行四部总经理李绍武、原国信证券投行副总裁、跳槽至中信证券担任投行部执行总经理的谢风华、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因等;上市审核环节如中国证监会前高管王小石事件;准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其他专业机构如会计事务所、评估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过程中,这个就不举例了,因为太多了,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有些国内本土PE给自己的定位一样,海外创投的标准筛选项目,国内特色的入股方式,短期来看,这样的经营方针确实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他们也游走在法律的红线边缘。而这些正是那些已经成立近百年的海外PE绝不会碰的,因为他们要收到海外《萨班斯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的强力约束,该法案的另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话就是“遵守证券法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其他目的”。2001年安然公司丑闻、2002年世界通信会计丑闻促进了该法案的出台,包括后来的麦道夫丑闻,都是金融行业腐败的典型案例。
PE发展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极其诱人的,但不管是作为主管机构,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各方参与者,都要本着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共同规范行业发展环境的目的,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去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或者自己公司的利益自作聪明的去钻“漏洞”。这不是一个真正行业专家的良知,这一点,个人理财服务领域的刘彦斌先生是一个成功的榜样,在国家准备推行个人财务理财服务法律法规时,刘先生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钻“漏洞”,而是积极的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积极推进个人财务理财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刘先生的积极努力下,2002年,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现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刘彦斌发起编写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开始进行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辅导教材的编撰工作;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理财规划师职业;2004年,国家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成立;2005年,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了全国首个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实验性鉴定培训班,同年11月初,首批42人通过考试获颁国字号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国家理财师考试于2006年列入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范畴。目前,我国国家理财规划师的保有量已超过10万人,已形成了中国最主流、最权威的理财师职业群体。刘彦斌先生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创始人,同时,刘先生自己也创立了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并出任总裁,自己的事业也走向了正规化的运营轨道,个人财富的增长只是水到渠成之事。
和朋友交流中,他们认为PE很难做,一是找不到资金,二是好项目不好找,是啊,但这些都不是成功的关键,关键是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运作这样一个平台。目前在中国,好的投资项目少之又少,而手握巨额现金的人有的是,比如史玉柱先生,征途网络每年给其带来近10亿的现金收入,不过史玉柱先生自己就是一个专家级的PE通,早年投资的民生银行是很多PE后起之秀学习的经典案例。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沿海的民营企业家和部分民营房企,在企业经营环境竞争程度不断激烈的当下,很多人都萌生了“退役”之心,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整体出让、部分退出,他们会有一大笔现金。这些资金投资什么呢?股票、黄金、外汇、商品期货、大宗商品、房地产是主要形式,而成立或者入股PE越来越成为他们最佳的不二选择。
浩峰兄弟也有不少朋友在这个圈内混了很多年,每每谈到深入处,也都是避而不谈。浩峰兄弟也不会去认真的,毕竟大家都是个马仔而已,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心无私者,有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