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非常感谢湖北省沙市轴承总厂能够提供这次的毕业生实习教学环节,也非常感谢师傅和各位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培育,我才得以在此度过一个既能学习又能交朋友的试用期。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与学校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环节相比,实习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是技能更加重要,也更加具有实用性。举个例子来说,按照书本知识,零件的加工工序第一步都是下料,书本知识只是一笔带过,缺少了实体认知。而实习则不同了,刚来没几天,我就向师傅请教了很多书本知识不够感性认识的地方,就像刚才提到的下料,我通过跟师傅的学习才晓得我们轴承厂使用的是轴承钢,形如钢筋。
这样一来,估计放个几年仍旧有印象,毕竟亲身体验的经历,遗忘性会大大降低的。
在后面的几天,根据自己所在岗位,我陆续跟师傅学习了滚子的加工工序,详细过程如下:段料-粗软磨外径(四道)-粗软磨端面(三道)-窜角-精软磨外径-精软磨端面-淬火-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精磨外径-精磨端面-窜光-分选1-分选2-终检-洗油-进库-防锈等。
此外,在窜光的工序中使用的设备是光石机,这是以前我从未接触过的机器,按照师傅的指导,我不但了解了光石机的工作过程,还晓得了与滚子一起磨擦的是人造石头,我当时就纳闷:怎么都是菱形的呢?
这种石头不但质量轻,还耐磨,而且硬度不太高,因而对滚子没有滑痕等伤害,相反的是起到了“窜光”的作用。
此外,在进行精磨端面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是进给时要左右砂轮错开,以减少磨削误差。
另外,超精磨所用的润滑剂是煤油,这也是与其他磨床的不同之处,而且进行磨削的刀具是油石,这点是最近才了解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测量仪的使用单位了。
在学校我们一直沿用国际制单位mm,结果到了车间,师傅常常提到的是“丝”,后来才跟师傅了解到1丝=10um,与此同时,师傅就教我怎样用轴承测量仪,包括测量滚子外圆圆度,高度,直径,端面平整度等等。
在测量中,我发现如果进给的量稍微小些,频繁些,测量稍微(单位时间内单位个体)多些,就会将测量量控制在1~5丝内,甚至是1~3丝内。
不仅如此,在磨滚子这组里,我能充分的体会到家的温暖,不管是师傅,阿姨,还是师兄师姐,大家都很融洽,快乐的相处。
这应该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快乐的工作才有高效率,融洽的工作才有高产量嘛。
近期,厂里举行生产比赛,我个人感觉这是个不错的做法,以后要是能坚持搞下去,肯定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就好比当年的安徽凤阳农民土地改革一样,包产到户实行后,不仅解决温饱问题,还能创收公粮。
只不过这里的公粮是奖金罢了。
一直感觉师傅在这短期内教了我很多东西,虽然自己也在虚心的学习,但还是感觉不够,因而在后期的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的虚心学习,努力工作,打好基础,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师傅教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沙市轴承总厂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试用期实习报告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