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正患上“非礼勿视”症
严辉文
最近,关于小学生调查蘑菇漂白的话题,将工商局弄得异常尴尬。一场口水战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平静只是一种“无奈的结局”:工商部门终将回归常态,而可以预料的是,使防癌食品变成致癌食品之类的“新技术”恐将层出不穷。
不过,这一事件还是使相关职能部门的履职能力再一次成为了公共话题。
如今,许多类似毒蘑菇这样的事情的发现过程,很是让人笑话,足以令有关部门难堪不已。发现著名企业严重违反劳动法的不是有关部门,是“锦旗哥”们;发现贪污受贿的不是有关部门,是小偷或者情妇;发现黑道猖獗的不是有关部门,是遵纪守法的经营者;发现天上人间之类的场所卖淫嫖娼的不是有关部门,是足不出户的良家妇女;发现食品有毒的不是有关部门,是乳臭未干的小学生;发现知名电信企业违规收费的不是有关部门,是寥寥数字的“天价微博”;发现辖区最大社会问题的也不是有关部门,是尚处于愤青阶段的年轻记者或者爱管闲事的网友......
笔者无意于做脑筋急转弯训练,实际上类似的问题谁有兴趣都可以罗列上一大串。从职守上讲肩负重托、从实力上看相关配备也开始“武装到牙齿”了,但是什么原因使其丧失了“发现能力”呢?有一个环保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无意中道出了真相。河北省宁晋县宁纺集团公然通过厂后明沟排放大量污水,经孟村穿越省道393、国道308线污水汇入汪洋沟,黑臭的污水连绵流淌达二十公里,成为工业时代水渠的另类景观。就此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竟辨称:“从未接到任何举报,也从未看到过此现象”。(见12月3日中新网报道)
正所谓有图有真相。当初看那则图文并茂的报道,我虽然读不出那个宁纺集团有多大的创汇业绩和经营辉煌,但是不难直观地看到其排污实力之强大之震憾。说实话,一边阅读相关报道,一边简直能从网络上闻到那长长污水沟里冒出的浓浓恶臭。
读者诸公也许要质疑环保局之类的有关部门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可能对明显的违法行为“从未看到”。依常理,群众受不了,读者愤愤然,网友在拍砖,专司其职的有关部门完全应该“看”得到,但是对此类现象进行社会学意义的观察,有司衙门“看不到”不仅是真实的社会场景,而且简直就如前面所罗列的那些现象一样,正在传染,很是流行。
有关部门之“看不到”,呈现出一种新式的“非礼勿视”症状。这里的“礼”显然不是孔老夫子所谓的“礼教”,有时连丝毫“道理”的影子也看不到,但就是能很快流行。这种“礼”有时是公务人员懒政,有时又是职能部门推诿;有时是资本的势力之使然,有时又为权力的庇护所要求;有时是被收买,有时又是主动参股;有时是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又是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总之是“礼”之所至,职能部门与违法行为之间能够互相体谅、长期共存。发乎情,止乎“礼”。个中猫腻和分寸,学问和技巧,真可谓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