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帖子中所列举的品牌是被外国人控股的事情,我自己早就知道。而且我还知道其他一些表面上的民族品牌实际的外国公司品牌的名字。只不过,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
以食用油为例,看到现在的局面,我们很痛心。但是,我们当初干啥去了?表面上的物价调控虽然让经济可以“安心发展”,但是,公司收购兼并的放开、国企央企的野蛮生存,使得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被迫让外国人收购走。当这些外来势力的能量从质变到量变之后,就是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了。
最近这次的食用油价格调控让这个危机更加明显:国企央企很听话,不涨价,外企也很听话不涨价。但是,人家可以断供,毫发无伤,而咱们自己可爱的企业呢?不是受伤,只会很受伤!
再比如我们的水价,不涨是很好,大家都免费使用资源,随便用。于是没有人保护,没有人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稀缺的资源和行业,于是有些水务公司不行了,不赚钱了,就卖给“识货”的外国人了。又那么巧,外国人对政府的影响力远大于本国人,瞧,很多地方考虑涨水价了!
有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爱国、爱民族品牌?爱国、爱民族品牌就是为了我们国家好的企业被贱卖?被在外国上市被鬼子控股?……
我们可以拿《英雄》的心态来自慰:我们心中有天下。只是,可能我们永远是天下的我们,但我们永远得不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