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加快黄金场外交易市场(OTC)建设


    OTC(Over The Counter)市场就是场外交易市场,也叫柜台交易市场,统指在交易所市场外进行的交易,它与交易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易市场体系。而就市场份额而言,OTC市场远比交易所场内交易量大得多,以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为代表的美国证券OTC市场,交易的证券数量约占全美证券交易量的四分之三。而在国际黄金市场,OTC市场交易量更是占据了世界黄金市场交易量的90%以上。

    OTC市场是分散的、无形的交易市场,其具体形式不是常设的市场而是一个投资网络,实际上是由众多家独立经营的交易商组成的买卖市场。 OTC市场源于最古老的证券交易,人们最初都是通过银行柜台买卖股票,所有的交易要通过交易商来进行。在OTC市场内,每个交易商大都同时具有经纪人和自营商双重身份,随时与买卖的投资者通过直接面谈或电话、网络等方式迅速达成交易,这种交易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市商模式,做市商制度就是构成场外交易的核心机制。

    伦敦黄金市场作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历史悠久,就一直采取场外交易形式。因为伦敦没有实际的交易场所,其交易是通过无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销售联络网完成。交易会员由最具权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些公认为有资格向五大金商购买黄金的公司所组成,然后再由各个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连锁加入,范围遍及整个世界。交易时由金商根据各自的买盘和卖盘,报出买价和卖价。

    1919年9月12日上午,伦敦五大金行的代表首次聚会“黄金屋”,一间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洛希尔公司总部的的办公室,确定了第一笔黄金定盘价每盎司4英镑8先令9便士。由五大金商的代表参加定盘,制定伦敦黄金市场每天两次的黄金定盘价格,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伦敦黄金定盘价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他黄金市场不同,它为市场的交易者买入或卖出黄金只提供单一的报价。它提供的标准价格,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商、消费者和中央银行作为中间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价格。

    1982年,美国COMEX推出黄金期货交易取得成功后,伦敦也开设了黄金期货,但由于交易量稀少,只存在3年就关闭了。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声称,黄金期货关闭是因为欧洲投资者对黄金期货缺乏兴趣,即使他们从事黄金交易也因为流动性不够而倾向于选择银行做市商来交易。这种情况和国内目前的黄金市场相似,做市商做自主报价的场外交易利润更大,对于维持场内交易活跃的积极性不高。 

    1974年,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成立,也曾试图推出场内黄金期货交易,但也以失败告终,该市场黄金交易的形式仍是场外做市商报价交易模式。

    做市商制度是国际成熟市场中较为流行和普遍认同的一种市场交易制度。是指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机构,在其愿意的水平上,以自有资金或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不断向交易者报出某些特定产品的买入和卖出价,并在报价价位上接受交易者的买卖要求、保证及时成交的一种交易方式。做市商承诺维持这种双向买卖交易,为市场提供了即时性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

    上面将做市商制度已经解释的很清楚,那么目前正对国内市场的状况,笔者认为做市商制度在国内推出的必要性正在增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国内的黄金生产、需求、进口量都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黄金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非常大,210年黄金进口在500吨左右,2011年可能达到600吨,这为黄金流通提供了现实基础。
 
    2、目前国内黄金交易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如交易费用昂贵,实物交易手续繁琐,甚至受到限制。
 
    3、国际金价从200美元上升到1400美元,市场聚集大量的风险,因此市场需求更多有效地兑现盈利和转嫁风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