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月全球股市表现极糟,是挤出泡沫还是持续下跌的先兆?


  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开年不利,市场并没有受到经济趋于复苏的提振,反而级级败退。而对于A股市场来说,由于新股发行制度的严重缺失和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凝聚,造成股指直线下挫,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即将到来的2月份首个交易日也没能逃脱上月的悲惨局面,截至今天下午收盘,沪指收于2941.36点,跌1.56%,成交1059亿元;深成指收于11989.11点,跌1.22%,成交741.6亿元,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略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沪指盘中已经逼近2900点。针对于上月的全球市场,路透网发表了《1月全球股市表现极糟 是挤出泡沫还是持续下跌的先兆?》一文,论及目前资本市场的情况,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聚焦:1月全球股市表现极糟 是挤出泡沫还是持续下跌的先兆?

  对股市投资者而言1月是自去年2月以来表现最糟糕的月份,去年2月之後股市受风险偏好改善而大幅上扬.

  问题是:这会不会是件好事,仅仅是撇去一些泡沫?还是说这是市场进一步较持久下跌的先兆?答案在于蹒跚的经济复苏、主权债务问题和央行流动性撤出计划,是否会改变游戏进程.

  未来一周将一定程度上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证据,我们将迎来包括美国就业数据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以及欧元区、英国、挪威和澳洲的央行会议.

  鉴于全球股市本月跌幅可能超过3%,新兴市场股市跌幅可能超过5%,投资者当然会持谨慎态度.

  但总体而言,这样的百分比跌幅几乎不能算是一次重要的修正.截至目前这更多的只是一次调整,很多专业投资者将此视为控制市场迅速攀升而必需经历的不幸.

  汇丰全球资产管理的部门主管Charlie Morris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全球股市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从低点窜升近80%,股市已呈超买.

  他说:“股市有些担心是合理的”。

  也有证据表明,尽管投资者撤离股市,但他们并没有恐惧.

  本周路透对全球主要投资者的调查显示,1月他们减持股票.不过他们也减持较安全的债券和现金仓位,很有可能他们看好另类资产,如地产、大宗商品和对冲基金等.

  基金追踪机构EPFR Global最新周度数据显示,虽然投资者从各种股市投资中撤出的资金量达到多周高点,但其中很多资金都流入了新兴市场债券,而後者也属风险交易.

  EPFR表示:"事实上投资者又从货币市场基金中抽出100亿美元,使得年内迄今的抽出资金量达到701亿美元,表明对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偏好还远未终结."

  **硬币另一面**

  这些都是论证市场下跌是"健康的",挤出泡沫的调整走势.但那些打击全球投资者的不利因素也不应被低估.

  例如对各央行撤出流动性影响的担忧.毕竟当初主要是投入系统内的流动性触发了这波涨势.

  投资者对中国收紧政策的反应已十分剧烈,即使是对已宣布举措的正式实施,本周也令风险厌恶情绪攀升,导致市场战栗.

  未来一周将有数家央行举行政策会议,包括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澳洲央行和挪威央行.

  澳洲和挪威央行早已开始升息,澳洲央行可能再度升息,将利率调升至4%.

  预计欧洲央行将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将密切关注是否有迹象显示,央行支持管理委员会委员强硬派韦伯的看法,即欧洲央行或在未来几个月内进一步撤出其危机时采取的经济支持措施,且制定利率水平时也不会迁就欧元区困难成员国.

  有关欧盟援救希腊的传言愈演愈烈,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将仍是关注焦点.一些人认为若欧盟采取这样的举动可能会打击欧元资产,因这表明

  欧盟放松了严格财政纪律的要求.

  不过,英国央行可能更为直接,预计其将维持债券购买方案规模上限2,000亿英镑(3,254亿美元)不变.

  英国央行通过购买债券降低公债收益率的幅度很快就会清楚.

  **令人混淆的经济数据**

  有关全球经济,若投资者感到困惑,这也是有理由的.

  例如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第四季增速达到六年来最快,企业增加支出.这样的数据会推高美元,打击债券,通常也会令全球的低收益资产走疲.

  但12月的就业数据就非常令人失望.荷兰国际集团的分析师指出,自那以後,所有的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均表明1月就业数据不会有改善.

  因此一个周五会公布乐观的经济数据,而另一个时候又会公布一个差劲的经济数据,令投资者束手无策.

  此外,下周还将迎来一系列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预计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体都会显示有所改善.(完) (以上文章来源于《路透网》

地址: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AnalysesNews/idCNCHINA-1630020100131?feedType=nl&feedName=investingUpdate&sp=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