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问负责制”总算落到了实处


  “首问负责制”总算落到了实处

  本报主笔 刘长杰
  

  时代商报2月9日报道称,今年,沈阳市直机关将开展“首问负责制”和“AB角制度”,方便群众询问办事。所谓“首问负责制”,是指在本机关范围内第一个接待来访、来电、来信或群众询问的办事接待人员,对来访群众要办理的事务负责或协调到底的办事制度。而“AB角制度”,则指在某一个部门的相近岗位间,实行互为顶岗工作制度,当A责任人不在岗时,B责任人自动顶岗,实现为群众办事无间断。

  这是一个好消息。理论上说,上述两制度并无内容的天然相关性,但是,稍加分析后即可发现,二者在实践中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首问负责制并非新事物,外省很多地方政府早有实施,在沈阳市政府的很多部门也早有规定。然而,在这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首问负责”往往褪变成了“首问回答”:尽管首问已经有人负责,并指明了负责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但是一旦相关工作岗位的公务员不在岗,那么“首问之责”当即处于“无人可负,无法履行”的窘境。这样一来,既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效率,贻误了政府为公众提供及时、便捷服务的良机,还让群众有一种“被推诿,被拖延,被扯皮”之感。

  老百姓到政府机关办事,经常遭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局面,被晾在一边无人过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前几天,一则网帖“保安踢农妇,农妇跪地哀求也难进重庆开县政府大门”曝光的事实(后被媒体证实确有此事,上访农妇名叫殷先琼),即是此中典型。

  更有甚者,就是政府办事机关“空巢”,让你想“首问”也干脆找不见人。2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称,本周一上午,涪陵区数十位群众前往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某部门办事时,发现这家单位的办事窗口竟无工作人员;办事窗口的提示称:8日上午要唱歌,9日全天要开会。与此相似的现象还包括投诉或值班电话无人接听,到政府办事被保安拦在门外,只有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场才能“有说法儿”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首问负责制”和“AB角制度”在市直机关同时推行,上述现象无疑将得到大幅的改观。首问负责制强调的是公务员必须对来访群众要办理的事务负责或协调到底,做到“首问”有人回答,而AB角制度则保证了群众的问题随时随地要有人负责办理,这就避免了“有人答但却无人理”这一推诿现象的发生;在AB角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首问负责制又保证了在岗公务员必须“有所作为”,不能“假装不在”或者“无可奉告”。

  我们认为,上述两个制度的双管齐下和相互配合,有利于两个制度同时落地,实现政府为群众服务、办事的不间断;与此同时,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还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事实表明,对权力行使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有利于依法行政局面的塑造。

  有鉴于此,沈阳市也借机表明态度:市直机关将组织不定期明察暗访,对机关建设有问题的部门下达整改意见书;发现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有问题,查实后依据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我们赞赏这样的监管行为,因为依法行政的要义就在于,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同时必须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注:此为发表于20100210时代商报头版三经论坛评论的原文,发表时http://epaper.lnd.com.cn/sdsb/20100210/index.htm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