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上海两会会场传出上海市将在今年力推租赁房的消息,其中包括“单位租赁房”和“公共租赁房”,另外就是人才经适房,而坊间却在流传着将恢复福利分房的小道消息。
其实正如华师大教授所言:“单位租赁房等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分房‘形似而神不似’。”也就是不同的在于现在的租赁房相对以前的福利分房使用权和所有权已经分离了,而且单位租赁方使用不是无限的,而且租金是累进的,比如上海宝钢模式,第一年租金为市场租金的70%,第二年为80%、第三年为90%,到第四年就跟市场租金持平,第五年仍不退出就采取惩罚性的110%。也就是这种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最终还都将购买商品房,而且累进的制度安排也使得他们有动力去奋斗,去购买经适房或商品房。
回到主题,我认为短期内房价下跌,而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不会那么快,这样就客观的造就了庞大的蜗居一族,也因而使蜗居成为常态,而保障性住房可以看作是一种福利,是政府对贫困群体一种政策倾斜,但这与90年代以前的福利分房有根本上区别,也就是所有权的性质,同时如果恢复以前的福利分房模式对国家来说不仅意味着包袱重新带上,还要承受巨大的财政损失,所以这种想法必定是痴心妄想,不现实,现实的是政策能够倾斜一些,发展思路能有所转变,同时自身更应该置身于市场之中,经受磨砺,摔打,去积累经验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