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自古不是碑


】“丰碑”自古不是碑 
----------------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
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是下棺的工具,古人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
“丰碑”自古不是碑,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忘了,原来的碑不是刻录丰功伟绩的碑,而是下葬的工具。

声名鹊起,权倾天下
----------------
自古英雄出少年,刘裕出道却很晚。
公元399年,孙恩、卢循等二十七人起兵反晋,将军刘牢之早就听闻过刘裕的大名,便请他为参府军事,讨伐孙恩,这一年刘裕36岁。他多次打败孙恩,成为东晋一员虎将,声名鹊起。
此时,东晋出现了另一桩大事。桓玄权倾朝野,朝廷之内,他说太阳是黑的,不会有人敢说是白的。他买通“狗腿子”逼皇帝禅让,改国号为大楚。而东晋皇帝司马德宗泽,则被弄到寻阳享福去了。
功高莫过于救驾,刘裕深谙此道。他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桓玄,身先士卒,骁勇善战。终于,在公元405年,击败桓玄,司马德宗复位,从此,刘裕权倾天下。
英雄者,气吞八荒、胸怀古今。
时代造英雄,山雨欲来、朝野震荡,更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