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传统春节也是西来的情人节。走到一起是偶然,但其中也有一些必然的道理。中国人的春节是亲聚之节,家人在再远的地方也要千里迢迢地赶回来一聚,家里的人无论孩子在多远的地方,回来一起吃了顿团聚的饭,心理那长年的守望也就得了圆满,守望之怨也就顿时变成了欢喜。春节也是喜气和感恩的时节,平时的交情、往日的礼数,在这个时候有个拜年也就基本到了。春节虽然在经济不富裕的时代被大家看做是一个吃好饭与穿新衣的机会,但在温饱逐渐解决之后,春节的情感意义就越发突出了——你如果说有情谊,如果你说对人有爱心,春节都不来拜个年,这事情绝对就没啥谱了。我们中国人常把西来的情人节只看做情人间的节日,但我在美国也看到很多人在这个节日给父母、给老师、给同事、给好朋友送卡送花,似乎也超越了情人之间的狭义节日的意思,这样来说情人节就变成了爱意表达节,就和我们的春节接近了。
当然,情人节更重其狭义的情侣之间的关系,情人节都不需要惦记和照面的情人大概不是歇菜就是一头热了。春节乃是春天之节,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与现代意涵里面,春是广泛地与情性机缘联系在一起的——春宵、春光、思春、春梦、春思、春情、惜春、伤春等等都有更加清晰的情人关联。如果青年男女的关系到了比较确定的时候,春节时候对方邀请你去见家乡父母,那就是关系的大升级了。当然在独生子女时代,另外一个问题也就起来了,如果对方同时邀请你去自己家,那么怎么分配呢?实际上我所在的零点公司在这几年的调查中就已婚的年轻夫妇,春节在去娘家还是婆家的问题上可能会引起矛盾,因此我才提出了“两家合一家”的构想——今年婆婆随了儿子媳妇去媳妇的娘家,明年妈妈随了女儿女婿去了女婿那边的婆家,这还创造了更多的旅行趣味呢,也算独生子女新情感时代的创新。当然经济允许,两大家一小家集体旅行过年也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也就越来越象情人节了。
两节的偶尔聚会,让我想到的是我们节日的转型。情人节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卿卿我我,我们更需要将自己的情爱给更多的家人好友。我们得他们的好处,也要有显示得出主动与明确地表达对他们的爱意的时节;而春节需要有更多的情感内容与设计,爱永远不嫌多,让我们在春节的时候用心点准备给爱人的礼物、周到出行的安排、对双方亲友的在礼的心意,这样我们就能赋予春节更多的新意与心意。春节等于情人节,或者情人节等于春节,那就让我们一年又多了一个春节,一年又多了一个情人节。当然,有人欢迎这个提议,因为这样可以把很多好事情扩大了一倍,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欢迎这个提议的:“恐归族”说,一个春节都恐了怎么还来一个?你也许收入不高,其实父母之情中在乎你归而不在乎你多大礼;“剩男剩女族”说,一个情人节都让我伤神怎么多一个来刺激我啊?是啊,刺激你让你别宅着,思春没用,踏春才有用呢。
昨日场景:难得看了一整个春晚。还是发现很多人惦记,发现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成为凝聚大家的公共活动和公共话题。推荐著名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家任军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eijingrenjun。
今日小诗
意义
我曾凌霄,
向众人展开我的艳笑,
灿烂只有一瞬,
然后就是无烬的骄傲。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仔姜蒸鱼
嫩仔姜五六只,切成细碎片,以食盐、花椒、鲜辣椒末轻揉,腌放一小时。选择半斤大小黄鱼两条,在沸水中一穿而过(过水时间不超过十秒),中分两爿,腹侧搓细盐少许,垫仔姜片酌量,余下仔姜片覆于鱼表。放在已沸蒸屉中蒸十分中取出可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