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中轴的风水意义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 13766307454)
我风尘仆仆地行走在洛阳大地上,追寻着洛阳的古迹,为古城的完美布局而陶醉,发现它的格局之美,在于它围绕中轴线来做文章。其皇城的中轴线决定了这个古都的规划布局。
我国的很多城市都有中轴线,而且往往是和子午线相一致的。子午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古人建城,都要建立“中心台”作为城市的几何中心。
古人云“左龙右虎避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居中央,寿如金石宜侯王。”说的是中轴线的风水意义。一般这条线,设在正北方的来龙山脉中,与这条线大致相重合的子午线,应该才是皇城真正的南北中轴线,在方位上两侧建筑物呈现出的天然对称,给人以威严、中正、不偏不倚,具有强烈方位感的正统气质,更能真正体现《周礼》中“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以为民极”和《管子》中“凡立国都……因天材,就地利”的意图。
风水发展到秦代,对风水的研究就有极高的水平,《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载有秦丞相樗里子看风水的事:“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 他的一番话预言了西汉长安的都城中轴线与他所选之墓有关。
樗里子何以准确预言后来汉兴时会以他的墓为基线。这与他注意查看地理形势有关。《战国策·西周策》载“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他入周当然会对周王城的建制详细观察,对周王朝都城的规划基线有所了解,特意精心将自己的墓地选定在风水最佳的子午谷南北中轴线上。
果然,秦丞相樗里子卒葬百年后,汉长安城的长乐宫在其墓东,未央宫在其墓西。汉长安城以武库(樗里子墓)为基点,南北中轴线长达74公里。南直秦岭上的天然阙门子午谷,北对渭北高原三原县的“天井”。汉长安城按“览秦制,跨周法”来规划,除了体现“重天子之威”的规划指导思想外,更是极力按《考工记》的礼制来营建都城。
据学者翟智高的有关研究论著,其认为“关于都城中轴风水线,《周礼》中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以为民极”,是说国都的方位必须辨清楚。定正位,也即是中轴线要正。所谓正,就是都城中轴线应与所在地的子午线相平行。古往今来,历代建立国都均慎重选择确立中轴线”。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夏二里头、商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在伊河洛河盆地东西横列排开: 成周汉魏北魏洛阳城的中轴线,基本上是南对万安山主峰天然双阙山峰。
据报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又发现了三千六百年前的商代都城偃师商城。《夏商周断代工程》已将该城确定为夏商历史纪年分界的界标。即偃师商城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商代第一个都城西亳城。其中轴线南对汝州的陵头山,北对太行山上的紫(子)陵谷,又向北与山西晋城境内的天井关相照。南北中轴线长达200余公里,而且与同经度子午线无多大偏差。
从考古发掘可知,洛阳周王城中轴线,南对伊川境内九皋山三突仙角峰,北照黄河北岸太行山脉最向南的突出部位,南北中轴线长达200余公里,并且与同经度子午线相重合 。
从地理风水环境学上看,洛阳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是西周洛阳王城与隋唐东都城中轴线向南延长线的区域。
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脊柱,其重要性犹,如人体的脊柱为人体的中轴,强壮而又柔韧,支持头和躯干,保持其直立,并能使上身弯曲和旋转。整个脊柱起着支持体重,传递重力,保护脊髓、脊神经根及其血管的作用,并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也是某些骨骼的起止点,可见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
洛阳历代皇都中轴线上都设置重要机构,隋之东都,紧邻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隋东都洛阳城规模巨大,"前直伊阙,后据邙山,洛水贯其中",城廓有宫城、皇城、外廓城。宫城内主要有乾阳殿、大业殿、文成殿、武安殿等。
从北邙上清宫照直伊阙龙门一线,唐东都(武则天时期)皇宫中轴线上有天堂(隋大业殿)、明堂(隋乾阳殿)、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隋建国门)。
从古到今,中轴线是一个政权必守之线,也是重要活动的所在地。去年秋天我游泰山,就是从先游岱庙开始的,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 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
城市的规划布局,也首先要确定中轴线,在这个中轴线上分别设计重要机构。如元大都的城址勘定,规划由刘秉忠、赵秉温、赵铉等主持,完全遵从《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皇权至上的城市规划原则,规划严整,规模宏大,南北中轴直线贯通,东西建筑对称排列,街道整齐划一,泾渭分明。为以后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往北经过正阳门、紫禁城、景山、钟楼、鼓楼,全长大约为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从而成为当时连接南北城的主线,时至今日,这条中轴线仍旧起着脊梁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经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这两件孤立的文物分别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古代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暗示着中轴线实际上是城市的子午线。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同样,我们赣州古城的子午钱以及布局,就是唐末风水宗师杨筠松规划设计的,当年他根据赣州古城山形水势所设计的中轴线,至今也在影响赣州城的建设发展,由此延伸至水南新区的新市委市府以及房价昂贵的房地产项目,都得益于这条“黄金脊”。
考察感言:
我们步入二十一世纪初叶,在追赶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应数典忘祖,我们不应无视重要文物的保护,文革的劫难,让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珍宝,惨遭无知者破坏。现在城镇化建设浪潮中,无情的推土机又推掉了多少古文化建筑。正如领历史朝流风骚的大洛阳,被国人遗忘在了历史的最深处,能够激起国人兴奋的是地下宝库诸如曹操陵墓的发现,会带来多少商业价值。
站在洛阳古城街上,强劲的北风扑面吹来,车流人流匆匆来回,回凝过去,洛阳古城演绎了多少兴衰事,早已作古,挥麈靡散,金谷化尘,上扬阳飞天……历史的伤痛结茄处早已涂上现代商业粉彩,洛阳古意之美,迷失于当今中国之高强度开发的城林之中。
我的怀古思绪还在在历史的天空上放飞,面对纷繁的尘世,你所看不懂的现象,我们可以失语,对于历史,我们不可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