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请乙装修,装修费用为8000元,装修完后甲先给乙6000元,还有两千元没给。不多久,乙要求甲结清尾款。可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乙坚称甲一开始只给了5000元,不是甲所说的6000元。由于甲给乙钱后并没有要求乙立收据,也就是死无对证。于是,原本还算熟悉的甲乙为了1000元争吵了起来。
到底是5000元还是6000元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甲乙会为1000元争吵起来?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甲给乙钱后,没有要求乙立收据。如果当时立收据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争吵,一切以收据说话嘛。问题只有从源头解决,才能从根本上避免。
那甲为什么没有要求乙立收据呢?甲认为没有必要,他认为他们还算熟悉,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可他的这一想法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我相信很多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与交往多年的朋友,认为好朋友之间没有必要这样做,认为这样做小家子气,认为这样做可能伤害朋友间的感情。
可不这样做,矛盾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凡事以规则而不是感情为准,收据就是标准,就是出现矛盾后解决问题的依据。现代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养成以规则为办事准则的习惯,感情是不靠谱的,没有规则仅依靠感情可能加剧出现矛盾后的冲突,比如说兄弟、父子、亲戚等反目成仇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当有人对你说:哥们,有我在放心;当好友对你说:三个月准还你钱;当老板对你说:跟我混不会亏待你的。每当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很多时候是不靠谱的。也许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不一定要骗你。但环境会变化,人遇到的境况也会变化,当时许诺你的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已经不能实现。
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不被伤害,一切以书面材料而不是甜言蜜语为准。书面材料是争取自身利益的最有利的证据。人性有善有恶,当自身利益有受到损害时,人就会表现出自私的一面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从管理上看,人性是恶的。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特别是规则制度以避免当“恶”发作时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