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年守岁
----------------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原来,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发现,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
于是,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每到这晚,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把鸡圈牛栏拴牢,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熬年守岁,兴起于南北朝,梁朝便有守岁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此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财神赵公明
----------------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有一重要习俗,迎财神。
财神,何许人也?据说,财神是道教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月财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月财神姓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在《真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后来,他成为掌赏罚诉讼、买卖求财之神,开始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妙对
----------------
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 须念道:“今年好!”
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 念道:“不得打官司!”
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第二天,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笑着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