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卦传》⑴: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②,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③。剥,烂也,复,反也④。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⑤。亲寡,旅也⑥。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⑦。颐,养正也。既济,定也⑧。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注释 ①杂卦传:杂取六十四卦,不依原来顺序加以解说,所以叫《杂卦传》。其解释极简单而用韵,有些与本义不合,或只浮在表面,大概是前人读《易》扎记略加整理而成的。其说与《彖传》、《象传》、《序卦传》都间有不同,也足以说明《易大传》不出于一人之手。②见:同现,出现。③饬(chì):整治。④反:同返,回去。⑤故:事。⑥亲寡,旅也:按照《杂卦传》先举卦名,后作解释的句例,应作:“旅,亲寡也。”并与“丰,多故也”对称。⑦女归:女子嫁出去。⑧定:《吕氏春秋》高诱注:“定犹成也。”即成功的意思。
译文 乾卦刚健,坤卦阴柔。比卦快乐,师卦忧愁。临卦和观卦的意义,或者是给与,或者是请求。屯卦是万物开始出现,各不丧失其位置,蒙卦是万物杂处而显著。震卦是奋起。艮卦是静止。损卦和益卦是盛大和衰微的开始。大畜卦是讲时机。无妄卦是讲灾祸。萃卦是聚集,升卦是不来。谦卦是轻浮,豫卦是懈怠。噬嗑是吃东西。贲卦是没有颜色。兑卦是看见,巽卦是逊伏。随卦是无缘无故。蛊卦是整顿治理。剥卦是烂掉。复卦是回去。晋卦是白天。明夷卦是诛杀。井卦是水通于地上,困卦是彼此相逢。咸卦是迅速。恒卦是永久。涣卦是离散。节卦是制上。解卦是缓和。蹇卦是困难。睽卦是讲外面,家人卦是讲家里。否卦和泰卦将变得各自与它的同类相反。大壮卦是停止。遁卦是后退。大有卦讲得到众人支持。同人卦讲与众人亲近。革卦是去掉旧的。鼎卦是取得新的。小过卦是讲小有过失。中孚卦是讲要有信用。丰卦是讲多事。旅卦是讲亲近的人少。离卦是火向上升。坎卦是水向下降。小畜卦是讲少。履卦是讲不停止。需卦是不前进。讼卦是不相亲,大过卦是讲颠倒。媚卦是讲碰上,是阴柔碰上阳刚。渐卦是女子出嫁要等待男子亲迎才走。颐卦是培养正气。既济卦是已经成功。归妹卦是女郎的终了。未济卦是男子的穷困。央卦是冲开,是阳刚冲开阴柔,是君子之道不断上升,小人之道不断下降。
对《杂卦传》之分析:
“乾刚坤柔”基本正确。严格说,乾以六龙为君,坤以黄裳为后,具体指周厉王和他的王后,凡天地、阴阳、刚柔等义都是后起的。“ 比乐师忧。”比卦写周厉王将接近武人,予以怀柔,没有快乐的意思。师卦写周厉王将讨伐武人,予以打击,没有忧愁的意思。“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临卦是想象中周厉王治民有功,不能说是给予。观卦是想象中周厉王用国宾之礼对待贤臣,不能说是请求。“屯见而不失其居。”屯卦是巨雷要冲开水面,到空中去自在飞腾,不是万物开始出现,各不丧失其位置。“蒙杂而著。”蒙卦是泉水要从山下流出去,不是万物杂处而显著。“震,起也。”震卦是巨雷拔地冲天而上,诚然是起。“艮,止也。”艮卦象征山,诚然是止。“损益,盛衰之始也。”从循环论看,损卦能够转为益卦,可以说是盛之始,益卦能够变成损卦,可以说是衰之始。“ 大畜,时也。”大畜卦是所畜者大,不是讲时机。“无妄,灾也。”无妄卦是讲有孚或有诚的人能够支配一切,说成是灾,适得其反。“萃聚而升不来也。”萃训为聚,正确,但没有触及萃卦是告诫武人应做周厉王忠顺之臣的内容。升卦是用大树从地里长出来,此喻周厉王的事业必定繁荣昌盛,不能讲成“不来”。“谦轻而豫怠也。”谦卦是告诉周厉王要用以退为进和以后取先的手段去荡平武人,不能说是轻。豫卦“利建侯缸师”(卦辞),是预祝周厉王出兵打击武人将会胜利,应该是快乐,不是懈怠。“噬嗑,食也,噬嗑卦用咬碎食物比喻治理刑狱,只训“食”,是停留在字面上。“贲,无色也。”贲是杂色,说贲卦讲无色是错误的。“兑见而巽伏也。”兑卦是讲周厉王与武人应该和乐相处,不是看见。认考巽卦是肯定逊伏(指武人对周厉王逊伏)则是正确的。“随,无故也。《纩雅·释诂》:“随,逐也。”义为追求,训为“无故”,远离本旨。“蛊则饬也。”蛊是错误应该去掉,说成要整顿治理是可以的。“剥,烂也。”剥的意义是打击,不是破烂。要说由于打击而破烂,那就说得远一些。‘复,反也。”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说剥卦上九回到复卦初九,以反训复是正确的。“晋,昼也。”晋卦卦象是日出于地上,是大白天,可以训昼。但实际上是说周厉王高出群众,应受到尊奉。“明夷,诛也。”明夷卦象是日入于地中,受到损害,可以训诛。但实际意义是周厉王遭受流放,颠沛流离,却未能指出。“井通而困相遇也。”通应指井水通于地面,可供汲用,未触及以井的不变比喻西周王业能永恒存在。困的卦象是泽中无水,泽与水交困,是相违,不是相遇,《杂卦传》适得其反。“咸,速也。”从卦辞“取女吉”看,应是借男女给合指君臣相得,为周厉王求贤臣之卦,无速之义。一恒,久也。”以久训恒,很正确,但未能指出周厉王要独奋乾纲,制服武人,才是恒久不变之道。“涣,离也。”《说文》:“涣,水流散也。”因而可以训离。但未能指出厉王将感化武人,如风之行于上,爽然四解。“节,止也。”节可训节制、制止,谓为止,亦可。但周厉王行将控制武人的含义,却未涉及。“解,缓也。 ”孔颖达《周易正义》:解者,险难解释,物情舒缓,故为解也。”甚得解卦之义,足以证成《杂卦传》之说。“蹇,难也。”蹇卦卦象是水在山上流,甚为艰难,训难是正确的。咱普,外也。”暌卦卦象是火在泽上,水与火相乖违,用以比喻周厉王难见贤臣,不能讲成外。“家人,内也。”家人卦卦象是风在火上,风吹火旺盛,用以比喻周厉王得到贤臣帮助,不能讲成内。“否泰反其类也。“反其类”是否变为泰,泰变为否,变得各自与它的同类相反,《杂卦传》甚得《周易》之义。 “大壮则止。”大壮卦卦象是雷在天上飞腾,没有止的意思。遁则退也。”遁是遁逃。卦象是山在天之下,想遁逃而不可能,用以比喻武人难以摆脱周厉王控制,训为退,不行。“大有,众也。”大有是所有者多。卦象是日在天上,照临四海,用以比喻周厉王高居王位,得臣民拥护,训为众是可以的。“同人,亲也。”周人是集丨合人,团结人,说明周厉王要击败武人,必须争取支持,因此可以训为亲。“革,去故也。”革卦都讲改革,训为“去故”,实为允洽。“鼎,取新也。”鼎卦讲煮熟食物,训为“取新,”诚为妥贴“小过,过也。”这是以小过之过为过失,其实小过是小有超过。卦辞“可小事,不可大事”足以说明,不是小有过失。叫,孚,信也。”孚之义不仅为信,主要应为诚,不然如何能使“豚鱼吉”?“丰,多故也。”丰卦写周厉王与贤臣相得,如水乳丨交融,不能是多故”。“亲寡,旅也。 ”应作“旅,亲寡也。”旅卦写周厉王流放于彘,还拥有用来指挥天下的“齐斧”(黄钺),只说亲人少,未得其义。“离上而坎下也。”其意指火动向上,水渗向下,非离、坎两卦之义。“小畜,寡也。”小畜是畜积者少,可称为寡。“履,不处也。”履是践履,可叫不处。对这两卦都只训释卦名,未指出小畜是终必所畜者大,履是周厉王终必以柔弱胜刚强。“需,不进也,”需是须待,有不进之义。但徘徊不进,正是为了长驱直入,以“入于穴”(上六),《杂卦传》对需卦的理解欠深刻。“讼,不亲也。”讼是争讼,指周厉王同武人斗争,“不亲”说得太轻。
《易经 杂卦传》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