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方谈话涉及18个方面:治国警句18条


 邓小平南方谈话涉及18个方面:治国警句18条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变。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

4.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8.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9.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展,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1.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12.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腐败,防止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

13.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把那些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这是关系大局的事情;

14.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15.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16.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7.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要反对霸权主义;

18.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要埋头苦干。

■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伴随改革的推进,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解体,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因素迅速成长。基于两种不同体制因素的新旧利益格局的冲突和摩擦日益加剧,经济运行出现日益严重的失序;宏观经济运行格局与态势在双重经济体制之下的运行中积累的不健康因素逐渐增多,经济逐渐趋向过热。1988年,中央不得不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3年“治理整顿”。与此同时,人们对改革开放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用传统社会主义观点衡量改革,否定改革的“左”的看法,二是用新的社会主义观点看待改革,肯定改革开放的观点。1989年下半年即“六四”风波以后,第一种观点迅速抬头,逐渐发展,并开始影响整个社会思潮。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实践面临严重的困境,改革开放在理论上遭遇诸多难题的困扰。首先,经济发展接近于停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有落空的危险,在指导思想上则面临着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冲击和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危险。其次,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甚至局部倒退的困境,在理论上面临被从根本上否定的危险。第三,对外开放举步维艰,在理论上遭遇重重责难。与此同时,“左”的思想与势力趁“六四”风波以后国内局势的变化以及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以后的国际局势的变化获得了抬头与发展的“契机”与“势能”。

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的中国和世界,从一开始就很不太平。刚刚经历了“八九”风波的中国,许多事情尚未理顺头绪,接连又遭遇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顷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