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作家之五虎大将


70后作家群貌似很庞大,认真盘点起人头来会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但在全国范围内真正有所成就、名声响亮者却可谓为数不多,或者说,当中的一些人其实已经逼近此种状态了,只是还缺乏一个获得各界高度肯定和社会全面承认的契机,这其中尤其包括当代文学史的重视、作家品牌的推广和读者们的青睐。此种局面或许正是70后作家多年来一直置身于夹缝中的尴尬处境的一种折射。

为了使70后作家群早日走出困境,多年来我几乎每有机会就会跳出来,为之鼓与呼一般耗时写些相关的文章,虽然每次都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但堂吉诃德却也有精神可嘉的一面。

为了提高70后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有时觉得也不妨借用一下“唐宋八大家”“江南四大才子”“四大古典名著”之类的命名的办法。比如我早在几年前就曾在心里冒起过70后“五虎大将”“八大金刚”“十大高手”之类的念头,只是一直也没敢公开说起过。现在看70后这样依旧未能摆脱尴尬的态势,我就觉得其实也不妨拿出来叨咕叨咕了,就算这不过是给70后打一剂难说疗效的强心针也不要紧。

70后作家群中的女作家为数甚众,按照“女士优先”的规矩,我本该先盘点一下我个人心目中的70后作家之“十大金花”的,但我又觉得这种容易挨砖头的事还是让男作家们冲在前头为好——近年来的“代际失和”可谓已经成为一个现象,尤其以60后、70后、80后之间为明显——所以在下就决计还是先叨咕叨咕70后的“五虎大将”什么的吧。

但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还是要插几句唠嗑的话扯一扯文学圈的“代际失和”问题。真的,当我们信马由缰地谈论70后作家时,特别是在努力夸奖乃至高声赞美70后作家时,其实并没有拿70后和别的什么后比如60后、80后什么的做比较的意思在里头,只不过是自我表扬、自娱自乐而已,即使我偶尔头脑发热地觉得70后已是山峰林立了,其实也并不妨碍别的什么后同样甚至更早就山峰林立就是了。像60后当中,我以为就颇有些很牛的值得我们70后敬佩和学习的作家。又如比70后年轻一轮却似乎有些后来居上味道的80后,我也曾试图通过自己微弱的努力使得80后与70后能够和谐共处——具体地说就是,2007年时我曾策划过一大套80后小长篇文丛,可惜任凭我联系了多家出版社,最终却也未能出版,徒然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话再说回来。坦率地说,我个人在心里编排的所谓70后“五虎大将”之类显然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而多是凭一种由理性支撑的感觉来作判断,或者说,我其实主要是依据作家本人的创作业绩和综合影响力来提交自己心目中的名单的。

按此标准,我心目中所谓的70后“五虎大将”,按拼音字母排序则依次是:陈家桥、丁天、冯唐、李师江、朱家雄。

70后作家之男子组如果需要再添加几名好手,则我以为或许还可以加上宁财神、李寻欢、徐则臣,这样就可以组合为70后作家中的“八大金刚”,又或者还可以再加两个别的什么作者比如王艾什么的,拼出一个70后“十大高手”之类的也未尝不可。

    具体、深入、全面地谈论这些人的写作显然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有所收获的课题,但现在似乎还没有人知道这个课题的经费什么时候能有,又是来自哪里,又是谁来领取。虽然去年我曾听一位中文系毕业的才子说过他想写一本关于70后的专著——这个念头我似乎也曾有过的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