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的《广州日报》,登载了一则铁道部长视察广州的“起居注”,里面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内容: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旅客向刘志军提出了问题:“部长,为什么要搞实名制?我觉得火车票实名制后手续更麻烦了”。刘志军回答,“实名制之所以要试点,没有全面推开,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旅客同意,也有相当一部分旅客不同意,我们是顺应了部分旅客的民意”。他表示,火车票实名制到底好不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多听听广大旅客的意见,对于实名制给你们带来的不便、困难,我们表示歉意,也会想办法帮旅客解决”。
看得出,就像一般重要会议需要有记者采访提问事先“卧底”、以给领导一个倾诉满腔话语一肚子废话的情形一样,上述“来自内蒙古的旅客”,其实就是有意无意、或有其人或无其人地充当了铁道部长的“卧底”。后面一大篇貌似真诚且“当场道歉”、却隐含了顽抗抵触、冥顽立场的话语,无疑更像是自说自话,自淫自摸。这套把戏,乍一看,还确能蒙蔽不少“不明真相”的人们。
众所周知,正是由于迟迟不实行购票实名制,才使得游荡在售票窗口的小黄牛党以及来自铁道内部的大黄牛党恣意横行,游刃有余。可以说,这是大、小黄牛党们存在的命门——若实行售票实名制,则属于对大、小黄牛党们一剑封喉,使他们再无施展、活动、牟利、捣乱的市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眼见心明的事情,这样一个是非明确的道理,却被铁道部门以推再推,千方百计地阻挠、缓行、不行实名售票制。或许是迫于民众的呼声与上面的压力,这次扭扭捏捏地实行“试点”了,也并不放活口,话里话外,还是要摆出时刻会“复辟”的架势——铁道部长此次用“当场道歉”玩的花活,其实已经明确说明了这一点。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铁道部长一番话的要旨及深意。
其一、实名制度手续的麻烦问题。前面已经说过,对于要发表一番既定的调门明确言谈的铁道部长来说,“来自内蒙古”的旅客是否有无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捏造出的这番话“我觉得火车票实名制后手续更麻烦了”,若果有其人,则此人纯粹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若没有其人在,则此番言语背后的居心是在叵测。
这里,只问两个问题,头一个,与排几天几夜的长队买不上票或高价从票贩子手口里买天价车票相比,出示一下身份证,这样的“麻烦”,谁个不能忍受?竟至“麻烦”到需要向铁道部长暗示还是取消为好的地步?是发问的内蒙古旅客脑子进水了,还是希望听到这样话语的人脑子进水了?二一个,但凡坐过火车的人都知晓,进站需要走摆放铁栅栏的“迷宫”,需要过有时是几道的“安检”,长得如“无业游民”模样的人,还要随时接受查包、查证之类状如对“逃犯”的检查,还有来自工作人员随时存在的无礼刁难、找发满——与这样的“麻烦”相比,验票的同时检验身份证,难道也算“麻烦”?这样的荒唐逻辑,究竟是来自贪腐部门或人员的掩耳盗铃,还是来自“旅客”的捏造?
其二、实名制中的“民意”问题。铁道部长言之凿凿:“实名制之所以要试点,没有全面推开,就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旅客同意,也有相当一部分旅客不同意,我们是顺应了部分旅客的民意”。我们不知道铁道部长的“相当一部分旅客”的统计源自何方,我们知道的是,作为一名饱受买不上票或被迫忍受倒卖车票之苦的旅客,没有哪一个只是因为“麻烦”而“不同意”实名制。被“不同意”的代表,这次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实在令人惊叹铁道的高智商或弱智。
此前铁道部在多次涨价过程中,也是由于绝对多数的专家、旅客的同意而行的,也是“顺应民意”的!事实上,那是对民意的强奸!强奸一次也是强奸,强奸一千次也是强奸;强奸惯了见到异性就想脱裤子,试问,铁道部是否患上了强奸“顺应民意”综合症?
其三、“现场道歉”是否是一场预谋的“苦肉计”。按照铁道部长的逻辑,同意、不同意的都是“相当一部分人”,那么,他给“不同意”的人道歉,就显得比较蹊跷、比较别有用心了。
此前若干年,铁道部冒顶着铁老大的名义,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麻烦”、苦楚、不方便,让人们但凡节假出行,即需要破财。黄牛党一吃一辈子,内外勾结掠夺民财无一出事,包括前几年事故频发不了了之,怎么就不见出来表现起码的诚意,道最简单的谦?此时,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心知肚明的假设前提,却出来“道歉”?
其实,这个“道歉”的预设含义及其潜台词很明显——由于“民意”的不满,诱发了我们的真诚;由于民意的不满加剧,迫使我们收回实名制试点。甚或,今后的“试点”被大面积铺开,也是由于我们艰苦、努力的工作。以此也可证明,此前数年,我们没有实行实名制,是没有腐败、没有黄牛、没有内外勾结、没有吃里扒外、没有把国家、民众的资财放进自己的口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