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院红潮涌:“拉美山河一片红”让世界惊奇


2007110,委内瑞拉连任总统查韦斯发表就职宣誓:“祖国,我宣誓,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 宣告委内瑞拉正式开始建设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自去年以来,拉美智利等10个国家先后举行总统选举,已经执政的巴西、智利和委内瑞拉中左翼政党牢固地守住了阵地,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海地和秘鲁的政权也被左翼或中左翼执政联盟攻取,加上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古巴、玻利维亚、多米尼加等国早已是左翼或中左翼政党执政,这样中左翼政权已占领拉美总面积的80%,覆盖人口70%以上。今日的拉美已出现了“山河一片红”的惊人世象。

拉美的政治变化引起了很多政治家和社会人士的警觉和思考。从时间上看,整个世界此时都在向右转,以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为前锋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年盛极一时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似乎已成为往日的追忆。西方一些自由派人士,如美国学者福山,也早就弹唱出了“历史的终结”乐曲,声称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恰在其时,拉美却红潮乍起,漫过整个大陆,曾几何时,“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渐成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从地点上看,引起拉美变色的不是古巴,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中国,他滋生于“美国后院”拉美地区,由拉美领导人自觉发起,但后面的真正促变者却正是美国自己。

在世界上主要社会主义遭受挫折、转向的时刻,拉美“社会主义”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她不但没有象美国福山说的那样走到了“历史的终结”,而是正在世界资本主义最坚固的堡垒―――美国的后院蓬勃兴起,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观。记得列宁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可以率先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获得突破。”可这次,拉美的变色却出项在世界资本主义最坚固堡垒美国的家门口,是社会主义象空气和水一样真的可以无空不入,还是意味着社会主义在遭受第一波重大挫折之后另一波的重新崛起!这真是世界真奇妙,一变吓一跳!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拉美政治的转向,当然也离不开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从国际上看,上世纪80年代初,拉美陷入债务危机,国际金融机构为拉美开出了“以自由贸易和私有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的药方 90年代美国为拉美国家设计了华盛顿共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以补充和具体化。结果从1991年至2000年,绝大部分拉美国家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被称为拉美经济失去的10。拉美化成为贫富悬殊、收入不公的代名词,接连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动荡。从国内看,早在上世纪70年代,拉美一些激进人士提出“依附论”,指出拉美落后的原因就在于对欧美“中心”的过度依附,要结束这种依附状态,只有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思潮曾经被西方主流讥为“学术游击队”,断定其难成气候,但是随着西方给拉美开出的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的失败,以及拉美久困不脱的经济困境和日益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则进一步促发了拉美红色变革的萌生和发展,实际上拉美国家在美国后院起火,其真正的导火索却正是美国自己。

在委内瑞拉,当查韦斯参加总统选举成功并以穷人的总统自居时,他自然也就一呼百应地博得了大多数贫穷选民的支持。当然,拉美社会主义思潮并不是要走当年苏东的“集权+计划经济”的老路,不是古巴社会主义的翻版和克隆,也不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查韦斯描绘的蓝图,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将发展参与式民主,完善基层人民权力机构;在经济上,国家对能源、电力、电信等战略性行业实行国有化,压缩私人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人民经济;在社会方面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低收入阶层和弱势人群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在做法上,他用对石油公司征重税、增加政府的股份等办法,将石油收入注入社会福利基金,用于为穷人提供免费医疗和教育机会,修建大量道路、学校、医院和低价住房。从性质上分析,拉美的社会主义道路明显带有强烈的“国家资本主义”成分,也带有“福利国家”的影子,他并没有采取简单措施消灭市场与私人资本,而是在民主的框架内展开进行社会的悄然变革。

当前,拉美社会主义变革正在燎原中进行,其最终是否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体制,是否会遭到国内大资本势力的抵制,是否会重蹈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集权的覆辙,是否会遭到美国的强力围堵,现在还难以下定论。但就其影响来看,足以引起人们的警醒和沉思!

沉思之一:市场和自由贸易不是万能的。对市场和自由贸易不能迷信,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更不能毫无辨别能力地盲从,必要时绝对不能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沉思之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她打乱了原有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要素按资本的自身规律进行重新组合。然而,各国各地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比较利益,对全球化的应对能力也各不不同。拉美地区显然就在全球化大潮冲击下成为输家,从而才产生了变革的动因,因此对全球化的结果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认真总结和评估,尤其作为发展中国,需要及早寻求新的发展对策;沉思之三:要高度重视贫富分化,兼顾社会公平,尽早确立全民受惠的社会政治经济体质。在总体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如果人口众多的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经济就会出问题,人心就会不稳,社会就会动荡,变革就会产生,这是一条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无不受到这一规律的左右和影响。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当前我国提出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这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和世界构想,在认识上她超越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从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从实践上看,也是在进行一场伟大的变革,这是一条前人所未走过的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拉美国家所进行的社会探索,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同样也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