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少年自杀,谁之过?
昨天清晨6点,江宁一小伙因迷恋网游,用菜刀割颈豁腕,冲上马路撞车身亡,警方确认为自杀,这又是一次网游的悲剧。网络发展时代,网游除了我们的意志,浪费我们的时间之外,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也许兰州曾经有一名马上要参加会考的16岁高中生突然服毒自杀,他留下的一封遗书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他在遗书里面写道:我喜欢总是在虚幻中想像,可让人心碎的现实,却又使人多么的难堪。它可以使人迷失一切,迷失了活着的意义。
这一切都是“谁”的责任?
孩子自己?家长?网游开发人?还是整个社会?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游就像毒品一样侵蚀着我们网络一族。甚至比毒品还毒,因为他的存在是合法的,因为他的推销渠道是公开的,因为他的接触方式是便捷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这个数据足以体现出“网游”对祖国未来花朵灵魂的摧残程度,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注意到它的危害性。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实施网络游戏实名制,它将有三个系统:一是注册系统,玩家需提供身份信息;二是面向社会的查询系统,家长可查询到孩子在玩哪些游戏及在线情况;三是认证系统,与公安部门配合对注册信息进行认证。一旦发现使用虚假身份注册的用户,将会对玩家级别、经验值、道具等清零。
这些手段只是对网民的监控,为什么不能在网络开发阶段就开始监控?
为了祖国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未来,我期望国家应该对网络游戏开发出台一些规范性标准,使其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