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多年经济表明。通货膨胀时,房地产价格都会上扬;因此,拥有房地产的人财富会跟随增值,但是没有房产的人则更加买不起房。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受损,因为收回来的本金,购买力已经不如从前。但对债务人的影响刚好相反。因此,通货膨胀会使某些人的财富增加,但某一些人的财富则会减少,从而使全体国民财富进行了重分配。这也是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根源之一。通常,中、低收入且无自用住宅者,受通货膨胀为害最重。在通货膨胀严重时,今天能买到一斤白菜的钱,明天可能只能买到半斤白菜。因此,人人不再储蓄,而争相囤积商品,或者是将钱投入购买房地产、黄金等投机性或不具生产性的用途。结果,正常的生产事业缺乏资金来源;企业也因为成本及收益难以掌握,造成民间投资不振;于是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都消耗在对抗或适应通货膨胀上,严重影响经济成长。这是民间资金无法真正盘活的根源之一。
其次,虽然目前的低利率对企业借贷有利(企业投资的成本减少),央行的意思也在于此。然而,事实上低廉的资金并未激活企业创业投资意愿,反而成为拥有资金运用优势者的套利途径,即运用在中国借出的低利资金,汇往海外进行投资,不仅造成资金外流、拉大贫富间累积财富的能力,而且加重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这样来看,若利率迟迟不升恰好成全投机者套利之目标。 降息能提振经济,提振民资投资吗?我不太不信,去年我国货币政策连续几次降息并未达到提振经济的效果、且对产业转型效果也十分不明晰。去年笔者提出“减税才是硬道理”,国家也通过各种政策让企业享受到结构性减税的优惠。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企业界仍然不断提出减税要求,这就不太合理了。政府不应再继续满足降税要求,反而应毫不动摇地要求那些的确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落实新兴战略产业投资计划。
再次,中央采取不加息政策,很大程度是上为了大力度鼓励民间投资。意思是说,银行利息少,不如拿钱去办企业,创业致富,赚大钱。投资什么领域呢?总理说了,是新兴战略产业。可没说让民资都跑到股市楼市去。这种民间投资对调整期的中国帮助不大,这种民间投资不要也罢!这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美联储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资金往楼市和股市跑的罪魁。为什么房价会暴涨?因为低利率,钱放在银行基本没有利息,逼储户拿钱去买房或投入股市。如果这种局面一直维系,加上热钱炒作,资产泡沫就会越吹越大,最后泡沫终将被刺破,到那时,受害的就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还包括实体经济。甚至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震荡。有人说,当利率接近零的时候,房地产价格也可以是无限大。这句话并不为过。我们维持非常低的利率,表面上看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当利率低于资金成本的时候,就是在损害经济。当人们对于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不能保持而感到恐慌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炒房地产,企业就是巨资炒地。
为什么不投资其他行业?还不是因为营商环境不好吗?所以政府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对于个人创业,政府能提供的是技术与资金支持。经济学上理性预期理论也同样证明:当政府未来要实行的政策被民众预期到时,则政策效果会打折扣;群众若存在预期心理时,政策无法显现应有的效果。在目前企业普遍对未来投资环境看坏的情况下,政策的效果必定不如预期。政府要振兴民间投资,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在于如何引导目前过多的资金移向极需融通资金的创业企业及创业投资企业,动员投资人提升投资意愿。其次,撤销投资障碍,在政策上营造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进行投资。目前政府的利率决策,更应该考虑国情、民情与经济问题的差异,否则即使利率调降再低、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将会失效。
总结过去,我们总以为政府能大公无私的为人民谋幸福而推动改革进程,却忽略了政府是由各类动机不同的人所组成,政府各部门均在追求短期本身利益的极大化,公与私经常并不一致。因此,必须仔细检视政治力造成改革不前的阻力所在。事实上,中国经济能否长期持续发展,重要的是政经制度的成熟与稳定。政府急需面对的是市场化过程中,市场游戏规则不清楚,官员权责不明,所引发的贪腐问题。这个问题如能解决,盘活社会海量资金、投资新型战略产业、促进中国崛起便指日可待。
民间资金无法真正盘活的根源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