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此轮下跌只是技术性回调,未来很可能V型反转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经历了高台跳水,跌幅普遍在15%以上,有的品种超过20%。
黄金首先于去年12月3日见顶,对应美元反弹的开始。今年1月7日上午10点,中国期市全盘跳水,之后全球期市跟随下跌,再之后全球股市开始下跌。
本轮快速大幅回调,最主要的诱因是中国上调准备金率,发出紧缩流通性的信号。我们看到中国有2.4万亿外汇储备,对应15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发行量,而M2为57万亿,杠杆系数仅不到4倍,换算为储备金比例超过25%,因而央行的微调储备金下限,只是一个心理暗示,对实际流通性根本没有影响。
而2009年的全球牛市,最根本原因是全球各国为解救经济危机,而大力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美联储将基础货币发行量翻倍,中国增加了8万亿贷款。通胀预期使得大量资金进入资源领域,铜价的上涨是源于温州人买光了伦铜库存。
2009年年底以来,以迪拜、日航为代表,各个政府和公司又开始出现运行不良的征兆。美国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因而各国不大会推出银根紧缩的政策,反而有可能增发货币。货币的增发必将进一步增加通胀预期,导致资源商品继续上涨。
近期美元的上涨,并非因为美国经济变好,却尴尬地因为欧洲经济比美国更糟糕。所以美元上涨相对于通货膨胀来说,是50步笑百步。
中国提高准备金率,是因为CPI转正,而此政策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预期12月及1月的CPI都会转负,因而中国会继续大力投放贷款。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本轮大宗商品下跌是技术性回调,因为过去1年单边上涨,未出现深幅回调,累计了大量获利盘,在恐慌性杀跌心理的驱动下,连续多日大幅下跌,回调已经非常充分。多数品种已经回调到去年最大的支撑平台处。一旦高位获利离场的多单抄底杀入,将出现快速大幅反弹,并带动杀跌而出的多单慌忙补仓,很可能造就V型反转。
大宗商品还远未见顶。09年中国汽车供不应求,未来中国汽车需求量会更大,这必然导致原油和橡胶供不应求。目前的原油供大于求只能是短暂的平衡。所以80美元/桶的油价将是未来的底部平台,今明两年必将重返147。
各国政府被迫收紧流动性的征兆,是农产品的暴涨。因为农产品涉及政局稳定,故而政府不得不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取社会稳定。那时大宗商品才算真正见顶,并迎来与2008年相似的暴跌。而那场暴跌之后,此轮经济危机才算真正见底。
该买啥赶紧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