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多元的项目节余让我沦为祭品


 

六十八 4千多元的项目节余让我沦为祭品
也许是经历有限,直到近期才让我真正体验到岳飞所写的怒发冲冠的感觉。理智告诉我,一切都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但怒火却不时的在我心头荡漾。情绪不能无端的发泄,只能借助博客,以宣泄自己的不满,试图恢复平静的心态,以保证过春节的质量。
愤怒源自我名下4千多元钱的项目结余分配,80万的项目,签订目标责任书,约定项目组开发成本为14万多,项目奖金2万6千多,按期完成归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所有,并约定若发生成本节余,软件主管领导、项目经理和项目组其它成员按1:1:1予以兑现。
该项目提前结项,成本节余1万多,按照1:1:1分配原则,其中有4千多元钱的项目结余归我所有。分配方案上报审核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说下面有人对此有意见,心里不平衡。分配方案有争议很正常,那就开会解决,跟大家说,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会上不好提,会后找我也可以,有争议可以沟通嘛,合理就好,开会的结果是基本也都没什么意见,会后也没人找我。接下来是我的同事,管财务的跟我沟通,说是目标责任书的约定有变动,当时没有认真看,首先检讨说自己工作不认真,致使目标责任书的约定不合理。我说你没认真看也没关系,现在看也成,认为哪个地方不合理你可以提出来,我们沟通清楚,当时目标责任书我是认真审核的,并且认为合理我才签的字,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但不能因为你的不认真就等同于目标责任书不合理,目标责任书是项目经理、财务经理、公司副总、总经理都签字确认的,你不认真,不代表整个环节的人都不认真,签过字就要认,不能儿戏。接下来的沟通就说到两点问题,一是认为如此分配,有人心里不平衡,我说执行目标责任书是为了激励,心理平衡不平衡是他个人的事情,个人心态问题可以通过正规途径来沟通,但不能拿这来说事。二一个,就谈到贡献问题,认为主管领导做好管理是份内的事情,不应该参与项目奖金和项目结余的分配。这让我无言,在公司干了六年,第一年当项目经理,我拿了项目奖金,这是我的价值体现。从第二年起,开始管理整个团队,直到现在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奖金,是我业绩不好吗,公司业务从加盟公司的两三百万,到现在的两三千万,作为公司唯一的副总,就没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吗,贡献是要别人认可的,这点不说也罢。项目延迟交付,公司该挣的钱一分不少,项目组奖金照拿,而作为公司的副总,一万多块钱的年薪全部被扣,如果项目提前或按期完成,没有任何奖励,项目成本控制得当,省下的钱作为主管领导也不该分享,这种做法就合情合理吗。而现在不是奖金,仅仅是为了4千多元钱的项目结余,就让有些人心理失衡,就让有些人想来分上一口。说到贡献,仅拿今年一个项目来说,项目负责人要求报68万,最后我要求按128万执行,相关人员都认为我报价过高,但项目还是按128万予以落实,仅此一个举动,就为公司多创造了60万的价值。现在为了四千多块钱,质疑我的贡献,我六年全部下来也没有从公司拿走六十万呀,多创造的60万无人提及、理所应当,没有人会认同这种价值,习惯成自然了,没有给我加一分钱的绩效,相反扣绩效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作为我的贡献问题,财务无权评价,沟通不了了之。
接下来,老总打电话,认为这四千多块钱有争议,先搁置,等春节后公司管理层开会研究一下,看看四千多块钱该如何处理,先把项目组的项目奖金、项目结余都先兑现,让大家过个好年。我想也是,作为公司副总,不能不讲风格,不能因为自己这一块的争议(其实目标责任书约定一清二楚),让大家伙都不能及时拿到奖金吧。所以也就同意了老总的建议,让大家过个好年,但我真不知道我自己这个年质量会咋样,至少今天为止,怒火不时在我心里燃烧。
大海里水很多,80多万的项目,60多万毛利,小溪也是细水长流,偶然的机会,早已干枯的河里仅仅因为流入了4千多块钱,居然让上下左右变得紧张,同时试图进行分享。不怨天、不忧人,世界是平的,干枯的河也将慢慢丧失河的功能,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唯有出局,方可新生。
就这样我沦为了祭品,看节后会上演怎样的一场分享盛宴,6年的付出,还有两年合同到期,这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责任,无法轻言言退,但适时的时候,我也会用行动告诉我的同事们,我不是祭品,我是人,我也有尊严,我的基本权利不容任何人随意践踏。
编后语,接近年关利益博弈在所难免,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这些无可厚非。但在行事的时候,应该顾及一下各方面的感受。本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多一些遮羞布,利益之余,相互还需要一些体面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