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中文专业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学生就业前景最黯淡”专业前十名,为最严重过剩专业之一。
我说过一句话:中国的高校中文教育再不改,会被学生抛弃,高校中文教育会没饭吃。
这个社会不需要文学教育?文学对这个世界无用?不是的。问题不出在“文学”身上,而出在我们的“教育”身上。是教育出了问题,而不是文学出了问题。
问题一:文学教育应该跟语言教育分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是“语言”+“艺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不是“语言”。语言学是科学,而文学属于艺术。两者遵从完全不同的学科规律。文学系应该和语言系分家。
我的意思是:文学教育要从何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非独立状态中解放出来,寻找自己独立的学科品格。
问题二:文学教育应该从文学研究为主转向文学创作为主。确认自己作为艺术教育学科的本质品格。
文学教育应该寻求其“艺术创作”学科的本质秉性。中文系应该培养具有艺术创造思维和才能的专业人才。文学系应该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员——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创造性写作才能的专才。
文学系不是新闻系、文秘系,不培养公文写手、新闻记者。
文学系培养创造性写作专才。
西方文学教育经验、与世界文学教育接轨要求我们改革。
国外的文学系多数归为艺术类,以创意写作教学为主攻方向。全美目前有167个创意写作学位授予点,英国具有87个创意写作学位授予点,分别提供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课程。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势要求我们改革。美国的强盛不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工业、制造业,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美国GDP占比约20%,同时也是美国第一出口产业,超过军工等其他行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总值约5%,极端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的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学艺术等创造性学科教育的落后造成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大的文学教育学科——而这个学科必须是以创造性写作为方向的,而不是以文学研究为方向的。
中国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必须彻底改革。整个文学教育的方向要调整:变文学研究为文学创作。减少语言教学,增加文学教学;减少古代文学,增加现当代文学部分教学;减少文学研究性教学,增加文学创作教学;诗学理论与创意写作理论的结合和强化。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