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从“躲猫猫”到“喝开水”的飞跃
2010年2月18日,河南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被警方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已在看守所内死亡,而当地警方解释为“喝开水死亡”。据家属描述,他们在看守所见到王亚辉的尸体时,身上遍布伤痕。他的背部、手臂有大块淤青和伤痕,头部破了一个洞,乳头被割掉,生殖器也有伤痕。
2009年年初发生了“躲猫猫”事件,2009年1月28日,李荞明涉嫌因盗伐林木罪被刑事拘留,并羁押于晋宁县看守所第9号监室,羁押期间,同监室在押人员张厚华,张涛等人以各种借口对李荞明多次用拳头、拖鞋进行殴打,致使其头部、胸部多处受伤。2月8日下午17时许,张涛、普华永等人又以玩游戏为名,用布头将李荞明眼睛蒙上,对其进行殴打,致使其身上有两处骨折,普华永再一次猛烈拳击后,致使李荞明撞墙倒地昏迷,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李荞明于2月12号死亡。
类似于“躲猫猫”这种匪夷所思的死法,出现在嫌犯和服刑人员身上的尤多。以去年论,先有九江市看守所里关押的嫌犯李文彦“做恶梦死”。接着是丹凤县的嫌犯徐梗荣“猝死”。据警方陈述,在审讯过程中,徐梗荣突然脸色发黄、呼吸急促、脉搏微弱、流口水,经抢救无效死亡。到了年底,又有昆明市小南门派出所关押的嫌犯邢鲲“鞋带自缢死”。昆明警方多次申明,邢鲲将一张纸币折叠起来,捅开了手铐,然后解下鞋带上吊身亡。
而今年刚刚过了春节,河南鲁山县就爆出“喝开水”事件,类似的事件总和微软公司的软件一样,总是在不停地升级换代,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人们的想像极限。
也许这类事件对大多数“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和网友来说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感到震惊和愤怒,然对于熟知看守所和监狱文化俗称号子文化的来说,发生这样的事件纯属“意外”。从小的方面不敢说,从大的方面说,假如把全国的监所看作一个整体,类似于“躲猫猫”事件中先进牢门者对后进牢门者大打出手,利用原始的肢体暴力给新入牢门者进行一堂生动活泼的牢纪牢规教育,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监所和监狱看似与世隔绝,但却自成一体的文化,并有着约定俗成和传承千年的号制号规,这与通常看到的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规章制度完全不同的版本。这种号子文化最典型的特征一是黑,二是恶,具体说来就是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非人文化,每一个人从进号子的那一刻起必须从忍受非人的折磨开始,而且这是每一个人犯都必须经历的一课。如当作笔者当年工作曾经经常去的一个看守所,每一个新进号子的人,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必须无条件地洗冷水澡,而且必须把一块肥皂洗完方算过第一关。稍有不从,立即就会引来一阵拳打脚踢,如果敢乱喊乱叫就用被子蒙起来打,直到打到服服帖贴,心悦诚服地作狗作奴为止。刚刚进号子的人,晚上只能睡在离马桶或便池最近的地方,另外好吃的、好喝的都要进贡给“老大”先享用。对于监所的这种牢规牢纪,监所管教人员和公检法办案的人个个都心知肚明,但早已经司空见惯了,有人地替管教干部挽救违法犯罪者,把他们改造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重新做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信全国各地的监所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牢纪牢规的传承,这样传统和传承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无从考证。但凡去过监所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牢纪牢规,有时我们悄悄地劝犯人的家属,如果条件允许多送些钱给里面的人,以少受非人的折磨和皮肉之苦,花钱买一些做人的权利和待遇。正因为如此,才说在看守所内发生类似于“躲猫猫”、“喝开水”死亡的事件纯属意外。所谓的意外仅仅是因为人死了,才惊动了天下人。
简单归纳“号子文化”有以下特征:
1、先进牢门为大,等级森严,上下分明;
2、人怕强、鬼怕恶,好勇斗狠、心狠手辣者为上;
3、黑,一切都发生在管教和武警不在的时候,甚至是号子熄灯以后;
4、恶,只要不出人命,一切手段都可以用得上。
有一人曾经在看守所当过武警,因打架斗殴被收入号子。这小子第一天进去就直言不讳地对众犯人说:我想当初就是看你们的,这儿的规矩我知道。今天我给你们洗衣洗碗,但是明天你们就得老老实实地侍候我。说完就脱了衣服,露出一身的肌肉。众犯人看了面面相嘘,一个个都不敢吭声,只得俯首称臣。
号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号子一个世界。相信,随着“躲猫猫”、“喝开水”事件的不断大白于天下,这个世界的秘密会越来越多地被揭密。我们国家虽说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在惩罚和改造犯人的,却是犯人自己。牢纪牢规的威力甚至比法律法规还管用,这就是与世隔绝的监所中的见怪不怪的怪现象。如果不是互联网,估计像“躲猫猫”、“喝开水”事件不会大白于天下。但是,面对从“躲猫猫”到“喝开水”的飞跃,笔者斗胆地说一句:只要“号子文化”不除,监所冤魂就不会绝。
天上的虫子
2010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