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授予称号 成都成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


    成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

    昨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成都市政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该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这标志着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第20名会员和加入该网络的第二个中国城市。

        “美食之都”称号得来不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发起建立的、世界创意产业领域最高级别的非政府组织。该网络旨在提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设定“美食之都”、“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等七种称号,每一种称号都有相应的严格国际标准。成都获得“美食之都”称号来之不易。

        今年巴黎举办“成都美食展”

    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昨日在北京透露,成都将信守国际承诺,把成都建设成为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今年,成都市将发起成立全球美食联盟,前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举办“成都美食展”,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巡展交流活动。同时,对中华美食文化和传统技术进行挖掘整理,以现代饮食科学理念,研究制定中餐重点品牌生产标准,促进中餐川菜的标准化发展,使成都成为全球中餐川菜研发和创新的科技中心。

        未来形成国际美食高地

    未来三年,成都将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实现成都餐饮业年均营业额增长19%以上、年营业额总量突破550亿元,同时加快引进中外美食项目,建成3大美食功能区(特色美食街区与古镇、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大型商业中心和社区)和7大基地,形成餐饮产业蓬勃发展与中外美食在成都交相辉映的国际美食高地。     

    --------------------------------------------------------------------

麻辣新名片:成都将建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

    成都收到“美食之都”确认信         

    23种成都美食,6000道“百菜百味”的成都菜系,成都获得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成都市政府副市长王忠林昨日透露,成都将建美食六大基地和一高地,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

        新名片·解读

        美食称号——亚洲第一家

    2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致函成都市政府市长葛红林,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都加入该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都市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第20名成员。

    “成都获得这一殊荣,是成都致力于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结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说。

        美食之都——美在哪里?

    王忠林说,成都美食行业非常活跃,餐饮经营户达6万户,特级厨师2000人,6000余个成熟川菜菜品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色。2009年成都餐饮业实现增加值达360亿元,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位居首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市申报美食之都首席专家花建说,成都美食一大特点就是味觉丰富,成都菜系从酸甜苦辛咸的5种基本味道中,目前发展出了23种复合味道。数据显示,成都美食27个创新项目的内容广泛,覆盖了从原材料生产到菜肴、烹饪技术和博物馆等各方面。

        新名片·未来

        新名片:加盟国际创意城市俱乐部

    “申请‘美食之都’是为成都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王忠林说,该称号将对成都城市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美食之都”将提高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

    王忠林说,维护和提升美食之都品牌是成都长期的重任。成都将制定传统美食扶持政策,加强传统美食保护传承,同时加快美食的产业化、标准化、连锁化、生态化、国际化,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

        新视野:今年到巴黎举办美食展

    王忠林说,成都将按创意网络城市的要求完善机构,迅速推动创意产业和全民

    创意活动发展,申办全球创意城市大会。成都还将发起成立全球美食联盟,争取到巴黎举办“成都美食”展,开展“成都美食”全球巡展与交流等活动。

        新思路:成都拟出川菜标准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曾洪扬透露,该局已制定了建设“美食之都”工作方案(2010-2012年)。成都将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实现成都餐饮业年均营业额增长19%以上、年营业额总量突破550亿元,同时加快引进中外美食项目。

    无论你是成都“好吃嘴”,还是餐饮界一份子,或是爱吃火锅的匆匆游客,今日均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28—86969110,为成都市用好亚洲第一张“美食之都”的麻辣名片支招献策。 记者石莉芳北京摄影报道

        各方声音

        “美食之都,是荣誉更是责任”

    “成都市成功申报美食之都,对我们来讲是荣誉更是责任。”昨日,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会长何涛就成都获得“美食之都”称号表示,这既是成都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新起点,也为城市营销提供了最有利的契机。

    “川菜正走向国际化,川菜馆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何涛说,近年来,成都市重点培育和打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全民参与的重大民俗节日,比如“国际美食旅游节”、“川菜创新大赛”、“川菜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他认为,获批“美食之都”将为成都美食产业乃至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对加快中餐“走出去”意义重大。

    如何让“美食之都”吸引客人?市民杨女士表示:“关键还是要以旅游为先导,一句话就是茶时麻将火锅城,游山玩水九寨沟,旅游环境是餐饮美食发展的基础。”

    成都谭鱼头公司董事长谭长安建议,不仅把川菜打入世界“美食之都”,而且要把老字号和品牌企业向联合国推荐,争取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成都的餐饮企业,今后更需要在文化、产品和管理方面加大包容性和开放性。”

    北京眉州东坡餐饮集团董事长王刚则建议,今后更要突出成都美食特色,突出川菜特色,这样才能让世界更了解四川,更好地提升城市品牌。 (王蕾)

    成都打造国际美食高地 将建三区七基地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28日在北京宣布,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该市“美食之都”称号,并正式批准成都加入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这标志着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表示,获得“美食之都”称号是成都坚持创意创新、大力发展美食产业的结果,将为成都搭建一个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和创建一个城市营销推广的品牌,进一步加快成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进而对成都城市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他强调,成都将把维护和提升“美食之都”品牌作为长期的重任,着力建设六大基地和一高地:

    ——加快建设餐饮总部基地,促进餐饮业高端化;

    ——加快建设营销推广基地,促进餐饮业品牌化;

    ——加快建设文化交流基地,促进成都餐饮产业国际化;

    ——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基地,促进餐饮业连锁化;

    ——加快建设教育培训基地,促进餐饮业现代化;

    ——加快建设研究开发基地,促进餐饮业标准化;

    ——加快建设美食融汇高地,促进餐饮业多样化。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指出,美食已成为成都一张闪亮的名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作为川菜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成都已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获得“美食之都”称号,有利于成都的美食文化和创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据介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义务和责任,成都市制定了最近三年建设“美食之都”的工作方案,包括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引进中外美食项目,建成三大美食功能区(特色美食街区与古镇、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大型商业中心和社区)和七大基地等,打造全球知名的国际美食高地。(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