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营运商在SNS的长尾优势


电信营运商在SNS的长尾优势

 文:李小杰

 

什么是长尾效应?简单而言,从人们的需求角度出发,大多数的需要都会集中在头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则可以解释为“个性”。零散的小需求可以在整条需求曲线上形成一个长长的尾巴,所谓的长尾效应就在于其集中在尾部的个性化用户数。只要将所有的非流行市场累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新市场。

 

从中国乃至全球的SNS市场发展进程来看,目前的Web SNS是整条社交曲线的“头”,互联网运营商正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但我们却不能忽略这条社交曲线那长长的尾巴。在笔者看来,这条尾巴应该属于一个专属于电信运营商的社交服务的新领域,把SNS与通信结合在一起的移动SNS服务,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 移动SNS具有实时的优势

 

坦白说,在 2G时代,手机上网根本不足以应付SNS对于带宽的要求,就算是勉强去做,也只能实现纯文字的SNS服务。但是伴随着3G网络对于无线传输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前只能以电脑作为终端实现的SNS服务,现在已经可以完全在手机上实现,而更重要的是,实时性这个电脑无法实现的特点,则在手机上完全实现。

 

相对与电脑的固定性,手机具有便携和随身的特点,只要你拥有一部支持高速上网的手机,在3G网络的加持下,你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都可以登录社交网站,通过手机的输入设备进行信息的创建、发布与消费,这种便携体验是PC平台无法获得的。从实时的角度考量,移动SNS具有向“现实交往”回归的特性。

 

从这点上看,电信营运商无疑可以先行一步,无论是移动、电信、联通,它们都可以在各自Web SNS网站的基础上,增加手机客户端,并可以通过对定制手机的软件植入,让用户无缝切换手机和电脑作为SNS的终端,这是互联网营运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 移动SNS的资源潜在发展性

 

随着国外FacebookMyspaseSNS网站的兴起,国内的社交网站也开始了圈地运动, “开心”、“人人”、“猫扑”、“一起”等一系列SNS网站抢占了第一轮市场后,现在再进入Web SNS市场,已经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但是,移动SNS这座没有开发的矿山,却充满着前景。中国的通讯市场正处于3G应用的快速发展期,其庞大的用户绝对是移动SNS的宝贵潜在资源。目前,中国的电话用户已达到6.48亿,其中手机用户近1.5亿,中国的无线互联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恰恰是社会需求中无限放大的尾部市场,相对于主流互联网的SNS饱和市场,移动SNS无疑是社交网站的蓝海,作为直接面对手机用户的电信运营商,这些手机用户更能变成潜在的SNS用户。

 

3、真实的社交往汇聚和拓展

 

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运营商在用户关系的纽带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对于互联网运营商与用户只存在的虚拟纽带关系,传统电信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移动SNS与现实结合,让用户在移动SNS上感受到更加真实和安全的人际关系服务,真实社交汇聚和拓展使电信运营商在移动SNS方面更有优势。

 

以中国电信为例,其正在试运营的天翼社区,所面对的就是社交需求的长尾,依托自己的通信网络资源优势,让用户随时能体验更多的SNS乐趣。更值得肯定的是它能做到笔者上述所讲的向真实社交汇聚和拓展服务理念。作为电信运营商,它把通讯服务与移动SNS捆绑在一起,在提供SNS服务的同时,还可以让用户免费体验其电信业务,享受免费或更优惠的电信增值业务如果你喜欢发短信的,可以用其“爱短信”服务,每月免费发送300条短信,喜欢看电影的可以通过其“爱影视”服务,在天翼社区观看超过80个频道的点播或直播影视节目。当然,更多的体验还是要自己去体会。 

但是,虽然中国电信的天翼社区已经在做差异化服务,但是笔者觉得还不够彻底,比如在天翼社区的“个人主页”,不妨学习一下新浪博客的做法,可以在用户个人空间上投放广告,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粘性,还可以通过广告广告的收益,提高博主的积极度和提高博文的质量,虽然这样说,运营商的利润会有所减少,但从长尾角度看,强调的就是“小利润,大市场”,市场大了 ,利润就有保证了。 

归根到底,SNS的很多行为都是属于沟通行为,这与广义上的通信是高度一致的,当SNS进入无线通讯时代后,基于手机的真实性、个性化、即时性、可定位性等特点,让移动SNS的优势如虎添翼。通过无线互联网接入SNS并体验各种新产品,满足用户沟通、娱乐、交友、搜索等多种需求,让用户的体验更加真实和个性的服务,无疑能大大增加用户粘度。作为长尾下的移动SNS,确实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电信营运商只要把握住这点机遇,必然会在这片蓝海中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