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欧十年“民生路”


不论是现代化,还是小康社会,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谁都不应忽视汽车进入家庭业已成为回避不了的民生。而新赛欧的成功推出,不仅顺应了这一现实需求的大趋势,而且表明了一个企业的主张和战略眼光

赛欧十年“民生路”

撰文/颜光明

    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赛欧再次刮起家轿风暴。与十年前10万元家轿略有不同。此次是以6万元全民理想家轿的名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被看作是属于你的幸福的民生车。

   作为一种证明,在经历了十年市场洗礼之后的赛欧品牌,以它崭新的姿态再度风生水起。消费者的青睐和产业界的认可,代表了“为我而来”的心声,融入了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

这是一种“震撼”。首先是低价、其次是品质,再次是尊严。由此可以看到,汽车不仅能创造财富,还能带来福祉,在中国已不再是空谈。

   无须解释,一款车代表一个时代,将梦变为现实,车轮驱动国与家。这就是赛欧。它极为普通,却不简单。承载了过去,又带来了未来……

 

“中国家轿”动地而来

    对于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渴望莫过于移情在轿车上。以致这样的期盼和追求成了上个世纪末从上至下,由下至上全民关心的大事。

    2000年5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元年不遥远”文章,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梦与非梦的分野是元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汽车元年”。所谓“元年”,就是指“轿车进入家庭”。

    同年底,在上海工博会上,由上海通用推出的一款紧凑型轿车亮相。消息不胫而走,媒体爆棚,争相报道,“上海通用将生产一款10万元的家轿”。

   石破天惊。这无疑是捅破了轿车进入家庭最后一层窗户纸。

    10万元家轿,在当时车价高,车型少的年代,是不小的诱惑。对于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垫起脚来就能勾得着的事,一个能够实现的梦。

    被压抑的需求终于爆发。原因何在?

    “大品牌、高性能、低价格。”

    车还没上市前,坊间的口头传播已席卷大江南北,争相订购的潮水就像当年抢购彩电的情景那样迎面扑来。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购买家轿还是第一次。

    为何是上海通用抢了这样的头功?业界不解,媒体也在思考。

    在“10万元家轿”未推出之前,不乏有低价车,但消费者信不过,信得过的又太贵。尽管国家鼓励私人购车政策出台多年(见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民间造车热也一浪高过一浪,但能打动消费者的家轿还是不多,而能取得市场共识的夹角那就更少。

   说白了还是价格和车型与诉求没有取得平衡。关键是消费环境没有完全放开。

据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当年的轿车需求量是108.9万辆,其中需求构成是,政府机关15.6万辆,企事业单位68 .5万辆,旅游出租17.1万辆,家庭7.7万辆。从中私人购车比例很小,连10%都不到,轿车市场定位还是以“公商务”思维为主。

    在这样的背景下,赛欧的出现,不啻打破了公费购车为主的市场结构,还为“中国家轿”树立了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准入“标准”,取得了对家轿认知的平衡点。这就是10万元家轿。由此,终极了旷日持久的家轿争论,就此定格,走出纸上谈兵,敲响了“中国汽车元年”的钟声。故有人说,这是赛欧送给新世纪的礼物——开启了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大门。

    即便是今天,业界认为,它的意义(造车理念)依然存在。回过头来看,这款车所体现的不仅有消费价值,还有精神价值。在这之前,还没有一款车型能与其相比(家轿定位)。

   历史记录了上市之后生动的一幕: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先生在拥有一辆赛欧时激动地说,“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圆上轿车梦”。事实上,这样的体验存在于每一位购买赛欧的人的身上。资料显示,他们都是首次购买轿车,而且都是用于私人消费。用车主的话说,开这样的车有“翻身感”,这倒不是面子而是为了证明,分享到了一种社会公平和消费的权利。

   赛欧上市,没有年龄和阶层的界限,它就是私家车。清一色的单纯与质朴激活了一个大国汽车消费的潜力。

后来市场证明,这是最受家庭欢迎的轿车。上市不到一年就销售了5万辆,载入史册,堪称奇迹。由此,燃起了中国家轿的燎原之火。

民有民享的使命

     1998年12月,别克新世纪下线。也就在这一天,上海通用透露,他们已经酝酿成熟,并付之实施了“家轿计划”。也就是说,从上海通用项目谈判伊始,就已经在考虑家轿,并把生产民有民享的百姓车当作了未来的企业使命。从那时起,“大厂造小车”的战略思路就已经浮现,这无论是对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成立泛亚技术中心,还是对于麒麟概念车的试水,经济型小车的研发,以及一系列改进车型的推出等,上海通用始终以立足本土,集成全球资源的大视野,勤于研发,勇于探索,走在了市场的最前沿。

    观察人士分析,上海通用之所以被业界和社会所尊敬,就在于引领行业风气之先,把最先进的汽车制造理念、营销理念、消费理念传递给行业和社会,使其后来居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企业活力和后劲。

    回顾历史,在上海通用成立之前,中国轿车行业还只是停留在中档轿车的制造水平,是别克轿车的引进提升了整个产业的技术能级,促进了中国轿车制造业迈向中高档轿车发展的新台阶,迎来了一个由产品竞争转变为体系竞争的全新格局。而以“渠道为王”的销售思路,推动了中国传统的“汽车流通业”开始向“服务营销”方向转变。来自坊间对此比喻看来是再恰当不过的事实。即“大众教会了中国人怎么造车,通用教会了中国人怎们卖车”。形象地概括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分野。

    这一切的变化都可以看作是以制造为主的汽车业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竞争的历史转折。在这方面,上海通用是表现最为积极而活跃的代表车企之一。

     在人们的记忆里,当一首“旅程”的流行歌曲红遍大街小巷时,一个以“赛盟”网上虚拟和实体遥相呼应的汽车俱乐部也火了起来,成了都市文化的时尚先锋。一句“我是赛欧,我怕谁”的流行语,诠释了一代年轻人的个性与思想解放的心路历程。为本世纪初的都市生活注入了一股汽车带来的活力和激情。

    相对于传统的汽车消费,“赛欧现象”也许匪夷所思。它不仅颠覆了权力地位和财富的专利,而且在为大众提供分享社会资源的同时带来了“自由自在自我”,民有民享的快乐,折射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祥和,以及对于个体的尊重,包容与和谐。

    由此,人们从赛欧身上看到了作为一种“造物”的人性回归(从炫耀到代步再到休闲)所释放的温馨与欣慰。

    所以,有人说中国汽车消费始于赛欧并非虚言。关键是上海通用在赛欧身上创造了附加值,使其成为普通人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重要的是细分了市场,明晰了定位,遵循了规律。

    从这样的角度看,赛欧十年,也就是中国汽车消费走过十年民生路的缩影。回眸赛欧,是普通,但不简单。一路走来,岂能不意味深长?

多好啊,全民理想

    生产一款全民理想家轿,这是上海通用一直用心在做的一件大事,也是一直在思考的大问题,更是一直在追逐的大目标。

   所谓的“大”,就是企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一旦转化为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和根基。

   2010年1月11日,当十余辆新赛欧缓缓驶进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全球首发现场时,人们不禁雀跃起来,多好啊,这就是全民理想家轿。在场的媒体心里都很清楚,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大多数人买得起的一款车,而是撬动了中国汽车格局变化最敏感的神经,为中国汽车社会的不期而至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民生图。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天,造车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注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前提是敬畏,无论是造物还是对人。在当下,面对汽车产业的浮躁与迷思,新赛欧的推出似乎做出了回答,不啻对新一轮汽车走势释放出了些许信息和主张。

   “小车大体系”。这是上海通用奉献给市场6万元家轿的真正价值和承诺,展示的是一个企业的道德力量,它代表了一个产业的造车方向谁也不会质疑。

     上市不到一月,就销售超过预期,达6000余台,如果铺货到位远不止此。从消费、产业、社会等不同角度审视这款车,谁都不敢小视它的低价和蕴藏的内涵。这是为什么?

     凡是有能力的车企都想干小车,每每都因成本下不来被搁浅。合资企业生产6万元的家轿曾被视为一道坎,谁都不敢问津。没有基盘,竹篮打水,谁敢冒险?说白了,造大车是加法,做小车是减法,而且要求和标准一样都不能降低。业界认为,这才是考量一个车企真正实力之所在,亦是进入世界级汽车大企业的入门券。

     所谓“小车大体系”就是以大设计、大制造、大服务等做支撑的实力保证体系。这既是一个工业的概念,也是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赛欧的诞生标志着上海通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厂造小车”的企业,具备了实现了大战略、大使命、大体系全面跨越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一次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修炼过程的蜕变,也是一个企业做强所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我们曾经预言,将来面向中国消费者的汽车设计、研发和制造一定都是在中国本土完成”,“这是一个从摆放四个轮子开始,完全自主设计的原创平台”,“我们的目标是为75%的消费群体而设计,这是走访124个城市,举行273次客户调查活动得出的结论”……

   设计前期所做的大量图表和数据调查,以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动用全球资源研发一款小车的整个浩大工程本身来看,就已经不仅仅是低价车的概念,而是一场与世界级造车智慧的竞赛。历史上穿越时空的小车无不如此。

    如果说老赛欧是突破性的思考,提前圆了不少人的家轿梦,那么,新赛欧则是前瞻性的战略,它是面向更多平凡人和家庭创造高品质的有车生活。

如今,结果已经得到回报。对于企业而言,新赛欧既是里程碑式的战略车,同时也是企业承诺和价值观的一次彰显。

    凡是试驾过新赛欧的人都说,这是一款有灵性的车,它不奢华,也不媚俗,更不乖巧,但它质朴而有张力,亲切且具智慧,可靠而值得信赖。

    这不就是中国汽车业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所追求的结果?正如业界所希望的那样,“我们要的是强而有力的企业,而不是缺钙的巨人。”

   不论是现代化,还是小康社会,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谁都不应忽视汽车进入家庭业已成为回避不了的民生。而新赛欧的成功推出,不仅顺应了这一现实需求的大趋势,而且表明了一个企业的主张和战略思维。

   未来中国经济需要消费来拉动,而巨大的汽车需求在二三四线城市。这与上海通用想要打造的“全民理想家轿”的战略不谋而合。雪佛兰新赛欧所产生的影响和辐射力正如一曲“多好啊”的歌那样,唱出了一个江海横流的壮阔前景。

   赛欧十年,夙愿终成,全民理想家轿。

2010年于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