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导致反日情绪激化的几个因素


分析导致反日情绪激化的几个因素
要不是有温家宝总理说要提供民众批评政府的机会,我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写这文章。
纵观中国历史记载,我们对于那些苦难记载得少。对于仇恨则记载的更少,什么五胡乱华、元朝的奴役和杀戮、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屠杀、八国联军的司仪屠杀等等。这是因为我们是儒教国家,大家都信奉“仁义”。而仁是爱人,因此宣扬“爱”比恨更加的重要。前面我有文章说明了,复仇心理及仇恨是弱小者为了自保的手段。强大者没有仇恨(很复杂,存在这可以及时报复及消灭敌人的可能,也存在着别人不敢惹得因素)。而中国的传统不宣扬仇恨,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知道,重很是没有用的,而且会影响很多国有的生活节奏和秩序。“冤冤相报何时了”是对于仇恨与复仇的总结,也是我们中国人劝告别人不要记仇钻牛角尖的常用语。
这十年来,反日及仇日的情绪在民间迅猛发展和蔓延,有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具体的来分析应该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因素。
先看外因。第一,美国看到中国迅猛的发展,很担心中国的超越,因此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制造中日两国的仇恨与矛盾并从中渔利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英国人历来如此到哪里就将仇恨和矛盾洒向哪里。美国人有一样的思维,他们希望中日死掐,然后从中得利。
外因的第二方面,日本人一直如勾践般卧薪尝胆,他们深入研究美国,当知道美国人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时,日本人认为机会来了。所以日本的右翼政客小泉、安倍等都频密参拜靖国神社,有修改教科书等等,作出很多让中国政府和人民愤怒的举动。以此的换取美国人的欢心的迷惑美国。为的是获取美国的控制,放松对于日本的军事实力发展的控制。日本政客的如意算盘是让美国政府误认为日本是为了准备于中国战争而发展军事实力。在这方面,日本人差点得逞了。我专门写过文章提醒美国佬,日本是一个复仇心理极端强劲的民族,他们不会记得别人的恩惠,而只记得别人给他们的耻辱,复仇是日本的基本文化基因。这美国的社会和心理专家都这么认为的。因此,在军事发展上美国只是在开出放开了一下,过后马上收紧。日本国内也有政治选举的需要,他们需要利用国际事件来为他们多年不能摆脱美国控制照借口。
日本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不惜激怒中国政府和人民,本身使用的是苦肉计。而事实上中国政府和人民也确实被日本政客的的行为所激怒。日本首相不加收敛的参拜靖国神社,有修改教科书,一改日本中国政客过去对于侵略中国的负疚感。
而事情的发展又恰逢中国人民的社会情绪很压抑,大家都因为美国大肆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炸死三人。而我们政府因为考虑到大局和形势上的需要,并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这给中国人民和各级官员赋予了一种强烈的脆弱感和屈辱感。反抗日本政客和仇恨日本人就成为了情绪宣泄的一种必然途径。这是内因一。
内因二,邓小平完全放权后。中国社会的腐败、官员们利用侵吞国有资产、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大的社会突变事件,让很多的民众具有了相当大的不满情绪。而抗议和反对日本政客的无理行为当然的就成为了社会情绪的宣泄口。这也是应时之作。
在舆论和政府的默许下,加上日本侵略我们所造成的巨量伤害本来就没有什么赔偿。民间反日情绪如野火春风,迅速燃遍整个中国。
整个前十年我们反思一下,倡导仇恨有什么作用?同样的参拜靖国神社、同样的修改教科书,为什么在邓小平是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就没有演化成为仇恨日本的情绪,相反中日两国在邓小平时代还是最友谊的?心理上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口头上自吹的强大并不能让别人害怕。我们那么的反日,风日本的就反对。美国人假装允许日本人超过成为安理会理事国,我们就不遗余力的反对,甚至是不顾成本的反对。我们实际上就没有仔细分析过,美国人是否真的希望日本成为两喝过的常务理事。即使美国人统一日本人成为联合国的常务理事,那么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他们愿意吗?如果我们在战略上有清晰地分析和准备,我们就不会那么莽撞的反对。是的我们是不愿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务理事,但我们并不需要亲自打赤膊反对。这有悖于我们的传统策略。结果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外交成本,又让日本的普通民众认为是有哪位我们中国的反对才让日本不能成为常务理事的。而且我们那时的极力反对,不但没有伤害到日本右翼政客的支持率,反而让他们的支持率升高。本来日本的经济就不好,同志们的右翼政客利用形势借力打力,我们却没有分析、下意识的就做出反应。这个教训很值得我们外交界认真探讨。